[实用新型]一种长波致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变焦距透镜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57998.0 | 申请日: | 201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2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白玉琢;张莹昭;李茂忠;丁黎梅;陈勇林;陈骥;李洪兵;王乔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15/20 | 分类号: | G02B15/20;G02B15/163;G02B3/02;G01J5/08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22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波 致冷 红外 平面 探测器 焦距 透镜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变焦距透镜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长波致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变焦距透镜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定焦距红外镜头仅有一个固定焦距固定视场只能观测一定范围内的场景情况,无法实现精确搜索、跟踪的功能,大大限制其更广泛的应用。而新型红外双视场光学系统虽然可以实现小焦距宽视场的搜索和大焦距窄视场的跟踪等功能,但是系统在两个焦距以外是不可成像的,在焦距变换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目标的丢失。红外变焦距透镜系统可以弥补上述非连续变焦系统在使用中的缺点。
红外连续变焦距透镜系统是一种焦距可以连续变化而在变焦过程中像面保持稳定且像质保持良好的系统。变焦距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改变焦距从而可以得到不同大小视场角、不同大小的影像和不同景物范围,在民用和军事方面都有重要的使用价值。根据变焦过程中补偿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机械补偿方式变焦距系统和光学补偿方式变焦距系统。
1.光学补偿技术:光学补偿技术是利用几个运动组元固定在一起作同方向同速度的移动达到在变焦的同时能够减少像面移动。
其缺点是这种技术主要用于早期凸轮曲线技术不十分成熟且精细加工精度低的条件下,整个变焦过程中只有几个离散的点能够达到像面平衡,可以说其并不属于完全意义上的连续变焦距系统。当今的变焦距系统几乎都不使用光学补偿技术。
2.机械补偿技术:随着电子计算机在光学设计中的普遍应用以及凸轮加工精度的提高,机械补偿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机械补偿技术的变焦距系统一般含有前固定组、变倍组、补偿组和后固定组。变倍组作线性移动,补偿组作相对少量非线性移动,以达到光学系统既变倍而像面位置又稳定的要求。
机械补偿技术是变焦系统主流的补偿技术,可以在整个变焦过程中达到像面平衡的目的,保证成像的连续性,在具体应用中保证搜索和跟踪过程中不丢失目标,延伸其应用领域,扩大适用范围。其难点是凸轮曲线的绘制和机械加工过程中的精度保证。
当今的红外变焦距透镜系统大部分应用于长波非致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和中波致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用于长波致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红外变焦距透镜系统的研究至今还未见报道。
系统的F数定义为焦距与光阑孔径的比值,表征系统通光量大小的参数,在变焦距系统中保持稳定的F数可以使系统的灵敏度不变,有效提高其应用领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恒定F数长波致冷红外变焦距透镜系统,可在焦距30mm~90mm范围内连续变焦,并实现100%的冷光阑效率,以解决热成像系统空间小焦距、宽视场的大范围搜索监控和大焦距、窄视场的跟踪功能,提高热成像系统的灵敏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长波致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变焦距透镜系统的技术方案为:由前固定组透镜、变焦组透镜、补偿组透镜和后固定组透镜组成,工作波段为8~12um,四组透镜的光焦度分配依次为正、负、正、正结构。前固定组透镜的焦距范围为20mm~50mm,变焦组透镜能轴向移动以调整光学系统的焦距,由于移动变焦组透镜会产生32.5mm的像面偏移,导致同一个光学系统不能实现连续变焦,因此,通过补偿组透镜作非线性移动来达到像面平衡,其移动范围为变焦组透镜调整焦距从30mm到90mm过程中,补偿组透镜与后固定组透镜的距离从60mm到31.5mm,光线在变焦组透镜和补偿组透镜之间成一次像。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小光学系统的重量和光轴方向和径向的尺寸,并且有利于光学系统与红外探测器的匹配。后固定组透镜使通过前固定组透镜、变焦组透镜、补偿组透镜的光线聚焦于红外探测器焦平面,焦距选取25mm时可以缩短光学系统的总长,并且补偿光学系统产生的像差。光学系统在长焦时,孔径光阑与前固定组透镜共轭,这样可以减小前固定组透镜的孔径,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补偿方式,变焦组透镜和补偿组透镜的运动曲线平滑,在系统变焦过程中无卡滞现象。光学系统所有透镜全部采用光学锗单晶材料。为了便于与致冷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结构相匹配,提高整个系统的灵敏度及成像质量,减少杂散光对系统的干扰,系统的孔径光阑与致冷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冷光阑重合以达到100%冷光阑效率。前固定组透镜的前表面、变焦组透镜的后表面、补偿组透镜的前表面和后固定组透镜的后表面采用偶次非球面,并且变焦组透镜和后固定组透镜的非球面上叠加二元衍射面。上述非球面及二元衍射面(DOE)的使用可以消除球差、彗差、像散、色差等像差,大幅度提高像质量,简化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物理研究所,未经昆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579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