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主轴双面轴承振动多点自动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46540.5 | 申请日: | 201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8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源;王宏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金源;王宏祥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B25J9/08;B25J1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0004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轴 双面 轴承 振动 多点 自动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测量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单主轴双面轴承振动多点自动测量装置,适用于需轴向加载的滚动轴承的振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多点自动测量,主要用于深沟球轴承的双面振动测量,也可用于角接触轴承、园锥滚子轴承等轴承振动多点自动测量。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轴承行业中对轴承振动测量基本为人工手动测量,主要代表机型为BVT-1速度测振仪和S0910加速度测振仪,其中BVT-1为1985年12月9日开始生产的,它的应用以达25年之久,而S0910加速度测振仪的应用已在30年以上,一直至今都未对这两种机型进行改进,并且都存在操作劳动强度大、易对操作者造成听力损害的缺点,特别是这两种机型的加载装置无法满足ISO 15242-2004(E)6.3.2对振动测量仪加载装置的要求,从而造成测量数据的重复性差,导致误判率高的致命缺陷。
随着对轴承振动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随着轴承产量大幅度的增加,而劳动力资源缺少,用自动测振替代目前人工手动测振势在必行。目前已有少量的轴承自动测振仪在试用,但效果较差,还无法完全替代人工手动测振,而且这些装置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安装调整麻烦,无法有效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单主轴双面轴承振动多点自动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单主轴双面轴承振动多点自动测量装置包括带有主轴的支架,其特点在于:还包括上下料总成和测量加载总成,所述上下料总成包括上料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该上料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均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测量加载总成包括测量机械手和加载装置,该测量机械手和加载装置均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测量机械手包括测量指夹、测量夹持具、测量汽缸、测量滑台和测量导轨,所述测量指夹安装在测量夹持具上,该测量夹持具安装在测量汽缸上,所述测量汽缸安装在测量滑台上,该测量滑台安装在测量导轨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加载装置包括带有旋转轴的主体、推力盘、带有万向头的套筒、螺杆、导向柱、调整簧、滑套、直线轴承和压力簧,所述推力盘通过螺杆固定在万向头上,该螺杆穿接在导向柱中,所述导向柱固定在套筒中,所述调整簧套装在螺杆上,该调整簧的一端顶在导向柱上;所述滑套固定在旋转轴上,所述导向柱安装在滑套中,所述直线轴承位于导向柱和滑套之间;所述压力簧的一端顶在旋转轴上,该压力簧的另一端顶在导向柱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上料机械手包括上料连接板、上料指夹、上料夹持具、上料汽缸、上料导向座和上料导杆,所述上料汽缸和上料导向座均固定在上料连接板上,所述上料导杆安装在上料导向座中,所述上料夹持具安装在上料汽缸上,该上料夹持具与上料导杆相连接,所述上料指夹安装在上料夹持具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下料机械手包括下料连接板、下料指夹、下料夹持具、下料汽缸、下料导向座和下料导杆,所述下料汽缸和下料导向座均固定在下料连接板上,所述下料导杆安装在下料导向座中,所述下料夹持具安装在下料汽缸上,该下料夹持具与下料导杆相连接,所述下料指夹安装在下料夹持具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测量指夹为弓形手指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上料指夹为锥形手指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下料指夹为锥形手指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采用独特创新的调整簧反压推力盘的技术,保证被测轴承外圈的振动,在所有方向如径向、轴向、角向、弯曲等基本处于自由状态,从而有利于提高测量值的精确性;
2、通过上下料总成和测量加载总成的紧凑配合,实现了单主轴双面多点测量的功能,缩短了测量所需的辅助时间,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满足了联线的生产节拍;
3、结构形式可灵活,能够适应企业的不同使用场合,如可联线使用、可单独使用、可多台一起使用、可快速转为手动使用;
4、上下料总成和测量加载总成的安装和调试十分简单,适用于目前国内BVT-1和S0910的手动改自动,能够为企业减轻负担,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推广、普及和替代;
5、上料指夹和下料指夹的锥形手指结构以及测量指夹的弓形手指结构使得夹持轴承的尺寸范围大,在一定的尺寸范围内无需调整,使得更换产品型号和目前的测振仪一样方便,只需更换芯轴和调整负荷柱,就可以实现更换产品的目的,扩大了适用面。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和使用方便,适应性强,生产成本低,有效保证了对轴承自动测振的可靠性,提高了测振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金源;王宏祥,未经陈金源;王宏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65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