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快速测定试剂盒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20244230.X 申请日: 2010-07-01
公开(公告)号: CN201796035U 公开(公告)日: 2011-04-13
发明(设计)人: 王保宁;刘东泽;刘廷勇;刁维钧;杨卫平;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569 分类号: G01N33/569;G01N33/558;G01N33/543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1731 ***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结核 分枝杆菌 抗体 快速 测定 试剂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需特殊的仪器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就可完成测定的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快速测定试剂盒。 

背景技术

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结核已基本控制,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又卷土重来,发病率愈演愈烈。 

在历史上,它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曾经是危害人类的主要杀手,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1882年科霍发现了结核病的病原菌为结核杆菌,但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仍然在全球广泛流行。自五十年代以来,不断发现有效的抗结核药物,使流行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近年来,由于不少国家对结核病的忽视,减少了财政投入、再加上人口的增长、流动人口的增加、艾滋病毒感染的传播。使结核病流行下降缓慢,有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所回升。所以,世界卫生组织于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确定每年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还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结核病还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结核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控制工作任重道远。只要政府重视,加大投入、实施现代、科学的控制策略、长期、不间断地与之斗争,结核病是可以治愈和 控制的疾病。 

结核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最为常见。排菌病人是社会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不一定发病,仅于抵抗力低下时方始发病。该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除少数可急起发病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现有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1)病原学诊断:病原学诊断具有非常高的特异性和正确性,是肺结核病诊断最可靠的依据,在日常应用中重点是查找结核菌。标本来源:痰液、纤维支气管镜、肺穿刺、手术切除标本和尸检标本等。其中痰标本是最简便、易行、实用的途径,也是诊断中最为重要、应用最广的途径。因此在肺结核诊断时要求至少有3次痰结核菌涂片检查的结果,有条件地区同时有1~2次痰结核菌培养的结果。为提高检查的检出率,痰标本质量也很关键,要求做到留痰标本前清水漱口,患者做深呼吸数次后收腹,用力咳出来自支气管深部的痰液,量不少于3ml,避免留取唾液或鼻咽部分泌物。检测方法:①涂片:包括直接涂片法、集菌法、荧光法等,直接涂片检查方法简单易行,但痰中菌量在105/ml以下时检出率低;荧光法可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检出率,但需荧光显微镜,一般用于工作量大的单位。②培养:比涂片法有较高的敏感性,同时可进一步进行型、种的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但常规培养法时间较长,同时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自动快速培养法,可缩短培养时间,提高阳性率,但仪器设备及培养基价格高。 

(2)X线及CT诊断:X线是目前肺结核诊断中广为应用的一种方法,可以反映病灶部位形态、大小、密度、范围,周围情况及病灶的动态变化等,其发现 病变的敏感性较高,但对X线表现不典型的病变往往难以做出定性诊断。有些部位病变常规X线检查不易发现,因此X线诊断必须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考虑。CT主要应用在诊断有一定困难的病例,其特点是:①发现一般X线检查方法未能发现的病变,如心后区、脊柱旁与肺门影重叠的病变;②能够更清楚地显示病变的特征性改变,如胸膜内陷征、空泡征、空洞、少量胸水等,有利于帮助确定病变性质;③确定病变所累及的范围,可以应用CT引导做肺组织活检等,但CT同样存在对某些病灶难以定性的问题。 

(3)免疫学诊断:结核菌侵入机体后,机体产生一系列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使体内细胞免疫指标(如T淋巴细胞亚群)和体液免疫指标(如抗体)均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可做为诊断结核病的参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442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