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架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31167.6 | 申请日: | 201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4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贾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秉成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276017 山东省临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架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客车骨架结构的车架部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客车骨架结构形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非承载式。汽车有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车身本体悬置于车架上,用弹性元件联接,主要靠车架承重,车身不参与受力。这种非承载式车身比较笨重,质量大,汽车质心高,高速行驶稳定性较差。
第二种,半承载式。半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没有刚性大梁架,只是加强了前围,侧围,后围,底架等部位,车身和底架共同组成了车身本体的刚性空间结构。这种半承载式,车身只是部分参与受力,质量比非承载式车身稍小。
第三种,采用巨型钢管焊接而成的全承载式车身结构。该全承载式车身结构虽然质量比前两种小,但还不能有效的大幅度降低车身重量。
以上三种结构均为钢制结构,整车重量大,导致承载能力下降,客车能耗偏高,再有钢骨架容易生锈,即使磷化处理过的骨架寿命也不过8年左右,而且不能回收利用。磷化液中的磷是一种剧毒物质,以及矩型钢管上所喷的防锈漆,均严重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铝型材部件来替代目前客车在车顶骨架中所使用的钢制骨架型材,在保证车顶刚度需要的同时,降低车身的重量,并且不易腐蚀,延长骨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架部件,所述车架部件本体为横截面呈Ω型的长条形凹槽结构,凹槽的两个侧边分别向凹槽外侧延展出两个翻边,所述车架部件材料为铝合金或镁合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铝合金或镁合金材料替代传统钢制材料,大幅延长了车顶的使用寿命;同时,采用横截面呈Ω型的长条形凹槽状的铝合金或镁合金结构设计大大降低了由其组合后的车顶骨架的重量,一方面可降低车体骨架侧围的承重,延长车体侧围骨架的寿命,另一方面降低了汽车使用中的油耗,节约了汽车的使用成本;采用铝合金或镁合金材料可防止对本实用新型车架部件的锈蚀,并且当整车报废后,还可回收利用。US20030136477A1专利、JP2004-017682A专利以及范军锋在2009年第2期的《汽车工艺与材料》上发表的《现代轿车轻量化技术研究----新材料技术、轻量化工艺和轻量化结构》均没有公开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呈Ω型的长条形凹槽车架部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凹槽的两个侧边互相平行,所述凹槽的底边垂直于凹槽的两个侧边,且底边与两个翻边相平行。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所述凹槽的两个侧边互相平行,所述凹槽的底边垂直于凹槽的两个侧边,且底边与两个翻边相平行”的结构便于其与其他部件之间的铆接,另一方面也增强车架部件本体的抗弯曲能力。
进一步,所述凹槽底边与侧边之间的拐角为圆角。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止当本实用新型车架部件受到外力而变形或扭转时,凹槽底边与第一侧边之间的拐角或者凹槽底边与第二侧边之间的拐角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
进一步,所述凹槽的侧边与翻边之间的拐角为圆角。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止当本实用新型车架部件受到外力而变形或扭转时,凹槽的侧边与翻边之间的拐角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
进一步,所述凹槽长度为10~14000mm,凹槽壁厚度1~8mm,翻边的厚度为1~8mm,两翻边边缘之间的距离为30~200mm。
进一步,所述底边到翻边的垂直距离为20~80mm。
进一步,所述圆角半径为0.5~8mm。
进一步,所述铝合金为6005T5、6005T6、6082T5、6082T6、7A04、7003或者7005型铝合金。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本实用新型车架部件达到与钢材相近的强度或高于钢材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架部件结构图;
图2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车架部件沿A方向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架部件作为顶盖横梁和顶盖纵梁的连接结构图。
图4为图3中所使用的中角码的横截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秉成,未经贾秉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311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堵盖和安装部件
- 下一篇:重型汽车车架用铸造横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