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波峰焊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1881.7 | 申请日: | 201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9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甄幸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34 | 分类号: | H05K3/3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波峰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焊接机,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波峰焊机。
背景技术
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电路板装配)生产工艺过程中,由于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自身原因,如PCB生产过程出现的材料变形扭曲,或者后端生产如进行SMT(Mounted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生产经过回流焊接造成PCB变形扭曲,给装配最后工序的波峰焊接带来很大困难。例如CRT、LCD电视的机芯主板、电源板或者相配套的副板等和其他产品如DVD、DVB等所有涉及到的电路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各工序都难免造成PCB变形扭曲,特别是目前的LCD电视机芯主板,由于经过SMT的回流焊工艺,极容易造成PCB变形,以致于直接影响后端装配的波峰焊接工艺。
波峰焊接是PCBA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在电路板上装着元器件后,必须进行焊接固定。如图1和图2所示,装好元器件的PCB10进入自动波峰焊机(此处是自左向右的传输方向),通过前导入轨道11上的链条12带动PCB10进入主运输轨道13,主运输轨道13上两边链爪14抓紧PCB10通过焊锡波峰进行焊接。
正常的PCB10是平整的且在一个平面上,其侧面应该是基本在一水平线上。由于轨道链条12与波峰高度是固定的,并且链爪14的爪距是固定的,若PCB10扭曲变形,则在前导入轨道11上无法准确进入轨道链爪14,造成在轨道上卡板或者直接就弹出,部分卡板严重的还会造成PCB10断裂等损坏,直接影响生产。
现有技术中PCB在变形扭曲后,一般采取加热受压平整方法,进行重新加工平整后,才能进入自动波峰焊机,进行自动波峰焊接,这给我们实际生产效率、质量控制都带来很大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波峰焊机,扭曲变形的PCB能够正常进入自动波峰焊机进行焊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波峰焊机,包括前导入轨道和主运输轨道,所述前导入轨道上设置有链条,所述主运输轨道上设置有链爪,所述链条和链爪相齐平且形成PCB运输通道,所述PCB运输通道上于所述链条和链爪之间设置有PCB纠正装置。
在PCB运输通道上,扭曲变形的PCB通过前导入轨道上的链条带动进入PCB纠正装置,利用PCB纠正装置对扭曲变形的PCB强行调整平整,PCB经过调整变形后从PCB纠正装置出来,从而能够像正常的PCB一样进入主运输轨道内,再利用主运输轨道上的链爪抓紧PCB通过焊锡波峰进行焊接。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波峰焊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波峰焊机的链爪抓有PCB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波峰焊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波峰焊机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波峰焊机,包括前导入轨道21和相邻设置于前导入轨道21后侧的主运输轨道22,该前导入轨道21和主运输轨道22均具有对称的两侧轨道,且形成一定的跨距,以容纳PCB20。前导入轨道21的两内侧均设置有链条23,而主运输轨道22的两内侧相应地设置有链爪24,链条23和链爪24相齐平且形成PCB运输通道25。PCB20置于链条24上后,利用链条24可带动PCB20移动,而链爪24可抓紧PCB20进行波峰焊接。
PCB运输通道25上于链条23和链爪24之间设置有PCB纠正装置3,这样,扭曲变形的PCB20通过前导入轨道21上的链条23带动进入PCB纠正装置3,利用PCB纠正装置3对扭曲变形的PCB20强行调整平整。PCB20经过调整变形后从PCB纠正装置3出来,从而能够像正常的PCB20一样进入主运输轨道22内,再利用主运输轨道22上的链爪24抓紧PCB20通过焊锡波峰进行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18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