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喂入式花生联合收获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20791.6 | 申请日: | 2010-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0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刚;袁求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D29/00 | 分类号: | A01D29/00;A01D33/08;A01D33/1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张贰群 |
| 地址: | 050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喂入式 花生 联合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收获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达国家(地区)的机械化花生收获主要有两种技术模式,一种是以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国为代表的大型全程机械化分段收获技术集成模式,由挖掘机、捡拾机、摘果机和秧蔓处理等设备分别完成挖掘、清土、摘果和秧蔓处理等作业;另一种是以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联合收获技术模式,由一台设备一次性完成挖掘、清土、摘果、集果和秧蔓处理等作业。
我国研制花生收获机起步较晚,虽然现在花生联合收获机的研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工作效率低、夹持不稳、果杂分离差、丢果、破果率高,或结构复杂繁冗成本居高。国外进口收获机体积大结构复杂价格高,不符合我国国情。现急需一种结构简单、多功能、作业效率高、成本低、适合我国国情的花生联合收获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喂入式花生联合收获机,其结构简单合理,挖掘、夹持输送、拍土、摘果、清选和集果作业可一次完成,具有效果好、果实损失少、可靠系数高、省工、省人、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是:一种半喂入式花生联合收获机,包括机架、动力行走装置及机械传动装置、扶禾机构、挖掘铲、夹持输送装置、去土装置、摘果机构、震动清选装置和集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禾机构具有一对螺旋输禾辊,上设有螺旋筋,二辊螺旋筋方向相反,相对向上转动。
所述的去土装置设有与曲轴铰联的拍土板较好。或用现有技术的侧面拍土板等结构。
所述的曲轴为前后2根或1根。2根稳定性好。
所述的震动清选装置设有风机和振动筛,振动筛通过支撑摇杆形成四杆机构,振动筛与传递动力的曲柄连杆机构相连接;风机吸风口安装在振动筛后部的上方,清选效果更好;也可用同现有技术的风机吹风式结构等。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之不足,其结构简单合理,挖掘、夹持输送、拍土、摘果、清选和集果作业可一次完成。具有布局合理、效果好、果实清洁、果实损失少、可靠系数高、省工、省人、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宽轮距轮式动力行走机构,作业机构设置在行走轮内。结构设计合理紧凑,机架受力均匀。发动机动力输出,确保动力传递的高效可靠。采用螺旋输禾辊,使果秧喂入可靠,在一定的宽度内避免因植株疏密不同而发生的漏夹、拥堵、夹持高度不同而产生的果实损失。曲轴带动拍土机构运动与夹持输送方向一致,可减少沙土的同时亦减轻夹持动力损耗保证了夹持输送的稳定性。振动筛与风机配合综合清选提高了清选效率。
收获作业过程可仅需2人操作,与人工收获相比可以节省90%以上工时,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并可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减少作业成本。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详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震动清选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1-螺旋输禾辊,2-限深轮,3-挖掘铲,4-曲轴,5-拍土板,6、7、8-液压系统,9-行走桥,10-小支架,11-偏心轮,12-偏心摇杆,13、54-振动筛摇杆,14-震动筛,15-横向输送搅龙,16-风机,17-摘果机构,18-升运机构,19-集果箱,20-抛送链,21-夹持链,22-动力输出带轮,23-行走中间轮,24-传动轮,25-动力行走装置,26-夹持链带轮,27-夹持链传动轴,28-锥齿轮,29、30-风机带轮,31-齿轮箱,41、32、33-搅龙带轮,34-摘果器带轮,35-传动轴,36-齿轮箱,38-传动轴,39-偏心轮带轮,40-作业主轴带轮,42-传动轴,43、45-拍土机构带轮,44、47-拨禾带轮,48-传动轴,46-锥齿轮,49-传动链轮,50-链板,51-翼板,52-摘果棍,53-螺旋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07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