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造车轮里程槽的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20446.2 | 申请日: | 201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3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俞鑫彬;刘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丰摩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胡龙祥 |
地址: | 312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车轮 里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造模具,具体是制造车轮里程槽的模具。
背景技术
制造车轮(如铸造铝合金车轮、镁合金车轮)时,需要在车轮上制出里程槽以便将车轮安装在车辆上时在用于计算车辆行驶的里程。现有制造车轮里程槽的模具如图1-3所示,是由分流锥1和里程槽模块2构成,分流锥1具有锥体部3,在锥体部3上开设通孔4,里程槽模块2为一直条状延伸体并安装在所述锥体部上的通孔4中,经实践发现这样结构的模具具有以下缺点:
1、将里程槽模块2安装到分流锥1时,露出的两端很难控制到相同长度,计算车辆行驶里程时易造成误差。
2、在分流锥1上开设通孔4处壁厚太小形成薄弱环节5,易损坏,分流锥使用寿命短,常需要更换分流锥或/和里程槽模块。
3、通孔易漏水,铝水遇到冷却时易发生爆炸,存在安全隐患。
4、更换麻烦,工时消耗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制造车轮里程槽的模具易造成装配误差、使用寿命短等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制造车轮里程槽的模具。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制造车轮里程槽的模具,包括分流锥和里程槽模块,所述的分流锥具有锥体部,其特征是:所述的分流锥具有位于所述锥体部的轴部,所述的里程槽模块套于所述的轴部上并向两侧延伸出突出部。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的里程槽模块具有一外轮廓为锥体状的轴套,所述向两侧延伸的突出部形成在所述的轴套上,所述的里程槽模块通过该轴套套于所述的轴部上与所述的锥体部邻接且所述的轴套与锥体部平滑过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制得的车轮上的里程槽尺寸精度高。
2、模具寿命长,通常只需要更换里程槽模块就可以了。
3、不会渗漏冷却水,消除安全隐患。
4、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分流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里程槽模块的示意图。
图3是现有的分流锥、里程槽模块装配成制造车轮里程槽模具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流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里程槽模块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分流锥、里程槽模块装配成制造车轮里程槽模具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现有分流锥,2-现有里程槽模块,3-现有分流锥的锥体部,4-现有分流锥的通孔,5-薄弱环节;6-本实用新型的分流锥,7-本实用新型里程槽模块,8-本实用新型分流锥的锥体部,9-本实用新型分流锥的轴部,10-本实用新型里程槽的轴套,11-本实用新型里程槽的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制造车轮里程槽的模具,如图4-6所示,其包括分流锥6和里程槽模块7,分流锥6具有锥体部8,分流锥6具有位于锥体部8下侧的轴部9,里程槽模块2套于轴部9上并向两侧延伸出用于形成里程槽的突出部11。由此可由锥体部的轴部9对里程槽模块7定位,便于装配及保证两个突出部的精度,使制得的车轮上的里程槽尺寸精度高,装配更换方便;同时不存在通孔渗漏冷却水现象,消除安全隐患;模具寿命长,通常只需要更换里程槽模块就可以了。进一步的,里程槽模块7具有一外轮廓为锥体状的轴套10,向两侧延伸的突出部11形成在轴套上,里程槽模块7通过该轴套10套于轴部9上与锥体部邻接且轴套10与锥体部8平滑过渡,从而使得里程槽模块的轴套与分流锥的锥体部在形状上达成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丰摩轮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丰摩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204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铸机的调模螺母
- 下一篇:废旧型砂或芯砂再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