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收割机液压制动泵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5400.7 | 申请日: | 201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2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闫学富;闫铁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市辽东液压件厂 |
主分类号: | A01D69/10 | 分类号: | A01D69/10;B60T11/16 |
代理公司: |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21227 | 代理人: | 路云峰 |
地址: | 118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割机 液压 制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收割机上使用的脚踏式液压制动泵。
背景技术
收割机用脚踏式液压制动泵,包括有泵体、踏板,在泵体上开设有补油腔、柱塞油腔、在柱塞油腔中设有柱塞杆和柱塞杆复位弹簧,在柱塞油腔前端开设有出油孔,在柱塞油腔与补油腔间设有补油单向控制阀与柱塞杆配合,由柱塞杆带动补油单向控制阀摆动开启/关闭控制补油腔向柱塞油腔供油,在柱塞油腔上开设有带单向控制阀的油孔将两套液压制动泵的柱塞油腔并联连通。
上述现有技术补油单向控制阀由阀杆上的弹簧作用安装在阀孔中,补油单向控制阀的阀杆的下端与柱塞杆上前端上设有的止口凸缘配合,柱塞杆回位移动时通过止口凸缘带动补油单向控制阀摆动开启阀口。其存在的问题是,柱塞杆的回位移动量完全由踏板控制,而踏板的移动量是由可调定位螺钉限位控制,当可调定位螺钉调节不好和踏板与柱塞杆配合磨损量大以后,柱塞杆向左回位移动量会产生过大,则会带动补油单向控制阀的阀杆与阀孔口壁碰撞,造成补油单向控制阀翻转卡死在阀孔中不能复位,甚至造成柱塞杆也被卡死,踏板失灵,制动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工作稳定可靠的收割机用脚踏式液压制动泵。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泵体1、踏板2,在泵体1上开设有补油腔X、柱塞油腔Y、在柱塞油腔Y中设有柱塞杆3和柱塞杆复位弹簧4,在柱塞油腔Y前端开设有出油孔5及单向阀51,在柱塞油腔Y与补油腔X间设有补油单向控制阀6,在柱塞油腔Y上开设有带单向控制阀71的油孔7将两套液压制动泵的柱塞油腔并联连通,补油单向控制阀6由阀杆60上的弹簧61作用安装在阀孔63中,补油单向控制阀的阀杆60的下端与柱塞杆3上前端上设有的止口凸缘31配合,柱塞杆3回位移动通过止口凸缘31带动补油单向控制阀6摆动开启阀口,使补油腔X向柱塞油腔Y供油,其特征是柱塞油腔Y孔由三段阶梯孔径D1、D2、D3构成,孔径D1<D2<D3,孔径D1与柱塞杆3直径d一致,即孔径D1与柱塞杆3滑动配合,孔径D1小于柱塞杆3前端的止口凸缘31直径D,D2<止口凸缘31直径D<D3,形成止口凸缘31与孔径D2、D3形成的止口端面65配合,孔径D3大于止口凸缘31直径D,以保证在柱塞杆3移动时柱塞油腔Y与带单向控制阀71的油孔7连通,孔径D2、D3形成的止口端面65与补油单向控制阀6中心距a公差限定,即通过止口端面65对止口凸缘31的位置限定来保证柱塞杆3回位时止口凸缘31带动补油单向控制阀6的阀杆60的摆动量,保证补油单向控制阀6的阀杆60与阀杆孔64内壁保持有一定的间距b,确保阀杆60不与阀杆孔64内壁产生接触碰撞,使补油单向控制阀6稳定可靠工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柱塞杆3的回位限定,不受踏板2回位定位螺钉21的限位控制影响,可调定位螺钉21与踏板2的配合变为只起防止踏板2受振动摆动的作用,柱塞杆3回位时靠柱塞油腔Y孔中的止口端面65定位,柱塞杆3回位带动补油单向控制阀6动作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泵体1、踏板2,在泵体1上开设有补油腔X、柱塞油腔Y、在柱塞油腔Y中设有柱塞杆3和柱塞杆复位弹簧4,在柱塞油腔Y前端开设有出油孔5及单向阀51,在柱塞油腔Y与补油腔X间设有补油单向控制阀6,在柱塞油腔Y上开设有带单向控制阀71的油孔7将两套液压制动泵的柱塞油腔并联连通,补油单向控制阀6由阀杆60上的弹簧61作用安装在阀孔63中,补油单向控制阀阀杆60的下端与柱塞杆3前端上设有的止口凸缘31配合,柱塞杆3回位移动时通过止口凸缘31带动补油单向控制阀6摆动开启阀口,控制补油腔X向柱塞油腔Y供油,其特征是柱塞油腔Y孔由三段阶梯孔径第一孔径D1、第二孔径D2、第三孔径D3构成,第一孔径D1<第二孔径D2<第三孔径D3,第一孔径D1与柱塞杆3滑动配合,第二孔径D2<止口凸缘31直径D<第三孔径D3,形成止口凸缘31与第二孔径D2和第三孔径D3形成的止口端面65配合,第一孔径D2、第二孔径D3形成的止口端面65与补油单向控制阀6中心距a公差限定,即对凸缘31与阀杆60的配合距限位限定,通过止口端面65对止口凸缘31的直接位置限定,即对柱塞杆3回位止点限定,替代可调定位螺钉21限位控制踏板2对柱塞杆3的回位定位,保证柱塞杆3回位时止口凸缘31带动补油单向控制阀6的阀杆60不与阀杆孔64内壁产生接触碰撞。采用了本结构后,泵体1上与踏板2配合的可调定位螺钉21失去其原来的对柱塞杆3限位定位作用,可调定位螺钉21与踏板2可小间隙配合,用于行走颠簸时防止踏板2空摆移动量过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市辽东液压件厂,未经丹东市辽东液压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54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