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型汽车柴油增压中冷发动机的冷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3387.1 | 申请日: | 201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3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谢有浩;朱志刚;吴带迪;刘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长丰扬子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B60K1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9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汽车 柴油 增压 发动机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总布置及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轻型汽车柴油增压中冷发动机的冷却装置的布置。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趋势,国家环保总局要求2010年7月1日之后我国全面实行汽车欧四排放。目前柴油发动机为了达到此项标准,需要采用涡轮增压并同时增加中冷器。但对轻型汽车来说,引擎室空间位置较小,难以理想地布置中冷器。现有方式是将中冷器置于散热器前端,这种布置方式最主要的缺点是:①、汽车前部气流先通过中冷器,再通过散热器,增大了气流的阻力,影响发动机的冷却效果。②、发动机与中冷器的连接管路较长,增大了压缩气体到达发动机的行程,造成较大的空气压力损失,影响整车的动力性。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轻型柴油汽车上散热器与中冷器布置不理想的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布置合理、占用空间小的轻型汽车柴油增压中冷发动机的冷却装置。
轻型汽车柴油增压中冷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中冷器和电子扇,所述散热器和中冷器并列呈一排设置,二者由螺栓固定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电子扇位于二者之后部。
所述散热器和中冷器之间的间隙为15-25毫米。
本实用新型设计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是:①、通过分析散热器与中冷器的散热面积和风阻系数,合理设计空间,克服了现有结构型式气流阻力大的缺点,增强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和中冷器的中冷效果。②、在有限的空间内设计合理的散热器和中冷器模块,既满足整车性能要求,又使得布置紧凑而美观,使整车达到节能、降噪、减排的效果。③、二者合为一个整体,缩短和简化了管路布置,降低成本,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旋转图。
参见图1和图2,轻型汽车柴油增压中冷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包括散热器1、中冷器2和电子扇3。散热器1和中冷器2并列呈一排设置,二者由螺栓固定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电子扇3位于二者之后部。散热器1和中冷器2之间的间隙为20毫米。
使用时,见图1,将整体式的散热器1和中冷器2安装在引擎室水箱架5上,电子扇3后部安装发动机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长丰扬子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长丰扬子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33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体水泥助磨剂贮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拉刀提送刀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