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能效优化的建筑节能控制管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3038.3 | 申请日: | 201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2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光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E04H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能效 优化 建筑节能 控制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节能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能效优化的建筑节能控制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已有的建筑近400亿平方米,每年新建房屋近2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至3倍,因此,建筑节能潜力巨大。而在整个建筑能耗中空调、照明及集中供热等系统占建筑能耗的65%以上,因此建筑节能的关键在于对耗能较大的这些系统进行管理和优化控制,以提高这些系统的能量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建筑节能的实施有多种方式,当前主要的技术措施有两种。一种是楼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BAS),通过对建筑物内中央空调、照明、电梯等机电设备运行状况监控,通过提高建筑物内环境参数的控制精度实现节能,比如提高温、湿度的控制精度,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由于BAS主要作用是对建筑物内的几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节能只是其功能的一部分,因此BAS主要针对单个设备评价其节能效果。对于业主来讲,建筑物是否节能主要是通过整个系统的节能效果来体现的,所以从单个设备的节能效果看,BAS确实是节能了,但从系统角度看,节能效果并不明显,这说明仅从单个设备而不是系统角度出发,很难实现建筑物的节能。
第二种措施是对建筑物内能耗大的设备实施节能改造,最常用的技术是采用变频技术。虽然变频技术的投资要比采用BAS要少,但其节能效果与采用BAS时遇到的效果相同,也是只能就单个设备评价其节能效果。
比如中央空调系统中组合空调器的节能控制,通常策略是提高温湿度的控制精度。为了使室内温度稳定在26℃,当温度低于26℃时,减少冷风和冷水的流量。随风量和水量的减少,组合空调器的能耗减少。冷水流量的减少主要通过关小阀门实现。随着阀门的关小冷水系统的阻力就会相应增大。为克服增加的阻力,更大功率循环水泵的功耗就要增加,这就形成了局部能耗减,全局能耗升的现象。再者即使是系统最优化运行,若此时的能量并没有为人所利用,效率再高也毫无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从提高系统本身的运行效率和防止浪费综合入手,能实现最有效节能的基于能效优化的建筑节能控制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能效优化的建筑节能控制管理系统,包括:能量检测控制层,包括用于检测环境内能量数据的温湿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和感知传感器,以及接收能量数据并通过计算后监测能量的分布和能量使用状态的新风机组检测控制器、组合空调器检测控制器、风机盘管检测控制器、冷冻泵检测控制器、冷却泵检测控制器和冷却塔检测控制器;
能量管理服务层,包括将能量检测控制层的能量监测数据分析后进行能量动态分配的制冷机房管理服务器、新风机组管理服务器、组合空调器管理服务器和风机盘管管理服务器;和
管理中心层,包括综合能量管理服务层的信号进行总的能量分析和控制的管理中心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能效优化的建筑节能控制管理系统,所述管理中心层和能量管理服务层通过以太网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系统引入人员检测技术,不但能够监测建筑物内各能耗系统设备运行状况,而且能够监测实际能量需求。探测建筑物中的能量浪费,通过能量管理系统将浪费的能量节约下来,实现“按需供能”。
采用传统检测手段与现代检测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低成本的能耗指标的采集,对现有的检测设备进行改造,实现现有传统设备的无障碍接入新系统,用于监测各能耗设备的运行状况。根据需要增加感知传感器,对实际需求进行监测,通过能量的合理调度,减少在无人状况下的无谓能源浪费。
(2)从系统的角度,引入管理的理念,在满足舒适度要求的前提下,以系统的能效最高为控制目标,解决单个设备能效高、系统能效低的问题,实现最大程度的节能。节能率达30%-60%。
针对目前国内和国外的节能产品将节能的重点放在各种机电设备本身的节能上,缺乏系统控制这个弊端,在对整个建筑物能耗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系统的角度,采用信息技术、控制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得到全局最优控制策略,进行节能的控制管理。有别于对建筑的部分设备进行孤立的节能改造,将整个建筑物作为研究对象,最终实现的是整个建筑物的全局最优化节能。
(3)具有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具有能适应不同应用对象的功能。主要包括目前运行模式报告,自适应、自学习运行模式调整以及远程运行模式指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光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光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30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型太阳光跟踪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机芯旋转擒纵机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