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轮踏面缺陷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21032.4 | 申请日: | 201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5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武;朱茂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广州复旦奥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8 | 分类号: | G01N19/08;G01H1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王玺建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缺陷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的故障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检测行进中的列车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
背景技术
列车车轮踏面缺陷故障检测及车轮不圆度的评估,是地铁部门的重要工作,地铁技术管理规程对踏面缺陷故障尺寸都有严格规定。列车踏面故障形态主要有擦伤和剥离两种,是由于车辆紧急制动时闸瓦抱死车轮或因制动系统缓解不良,使车轮在轨面上产生滑行而造成的。形成平轮后就会引起踏面局部范围曲率半径的变化,列车运行时车轮与钢轨出现周期性冲击,较大的冲击载荷作用于车辆和轨道零部件上,会加速轴承等零部件的疲劳损伤,直接威胁行车安全。
故障车轮与钢轨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典型的振动激励过程,振动测试技术发展得较为成熟,专用的新型振动传感器完全可以满足现场使用要求,振动冲击测量是基于弹性波理论的信号测量手段,也是检测车轮踏面缺陷及不圆度评估方法的基本原理。
一般的检测手段仅能在列车停止作业时用人工检查,这样的检测方法劳动强度大,检修效率低,出现漏检的几率较大。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的方向,现已有相应的装置对行进中的列车进行检测,此类的装置中,用于测量数据的检测点的分布结构直接影响检测的数据,最终决定检测的结果。另外,车轮的不圆度也会影响列车行使的安全,其动态检测评估对于分析车辆运行状态和故障诊断有重要意义,而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装置对其进行动态检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轮踏面缺陷检测装置,不仅可以精确地对车轮踏面缺陷故障进行动态检测,而且可以对车轮的不圆度进行评估。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车轮踏面缺陷检测装置,包括若干个安装于列车行驶轨道上的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等距离地安装于轨道上,其位置低于轨道的轨面,并形成一检测区域。
上述检测区域内设有八个振动传感器,分别安装于两轨道的内侧,每侧安装四个振动传感器。所述每一侧轨道上相邻两个振动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1300~1500mm。所述振动传感器为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上述检测区域的长度为5300~5900mm。
上述检测区域之外的一侧轨道上还设有两个车轮传感器,用于检测来车信号。所述车轮传感器与其相邻的振动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700mm。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特点在于利用振动冲击检测分析技术,实现行进中的列车车轮缺陷的在线检测,而且排除了车辆运动过程中其它振动信号对故障分析准确性的干扰。本实用新型采用八个传感器测量,按设计距离安装,保证车轮踏面缺陷形成的故障信号在检测区中出现两次以上,从而保证并提高了设备故障识别的准确性;另外车轮失圆造成的低频振动也可以通过轮轨刚性耦合检测到。将失圆按照浅而长的踏面缺陷处理,可以从振动响应频率辨别失圆造成的振动加速度,进而对车轮不圆度做出评估。
所有传感器安装必须低于轨面的铁路检测要求,同时减小了安装结构,降低了检测装置与轨连接之间的距离,减小了检测装置的挠度,提高了抗震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振动传感器在铁轨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列车运行中对车轮不圆度的检测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轮踏面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八个安装于列车行驶轨道上的振动传感器1(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两个的车轮传感器2、3,所述振动传感器1等距离地安装于轨道4(铁轨)上,其位置低于轨道的轨面,并形成一检测区域5。所述八个振动传感器1分别安装于两条轨道4的内侧,每侧各安装有四个振动传感器。
其中,每一侧轨道4上相邻两个振动传感器1之间的距离L3为1300~1500mm,同侧四个传感器之间的距离L2即为3900~4500mm。L2、L3在其范围内取任意值均可实现同样的目的。检测区域5中的第一个振动传感器1与车轮传感器3之间的距离L4为700mm,检测区域5的长度L1为5300~5900mm。L1在其范围内取任意值均可实现同样的目的。
当有列车通过时,车轮传感器2、3即可检测到来车信号,检测区域5中的八个振动传感器1同步工作,检测车轮在检测区域中的轮轨振动冲击信号。正常状态下,轮轨振动呈现小振幅、稳态的特性;而当车轮出现踏面缺陷或车轮不圆时,轮轨振动信号会呈现冲击激励、非稳态的特征。本实用新型就是基于轮轨振动信号的检测和分析,检测车轮踏面缺陷和对车轮不圆度进行评估,八个振动传感器分别检测车轮沿轨面圆周运动形成的振动、冲击信号。
如图2所示,当车轮不圆时,轮轨非稳态振动冲击的形成过程。缺陷车轮6的长轴半径为r1,短轴半径为r2,不圆度h=r1-r2。圆心位置为O1点时,圆心距离钢轨的高度为r1;圆心位置为O2点时,圆心距离钢轨的高度r2;圆心位置为O3点时,圆心距离钢轨的高度恢复为为r1,运动过程中车轮圆心高度的变化h=r1-r2。由动力学原理可知:车轮质心高度的变化一定会产生垂直轨面方向上的振动加速度,从而形成轮轨的冲击振动。本实用新型利用振动冲击检测分析技术,即可实现行进中的列车车轮缺陷的在线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广州复旦奥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广州复旦奥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10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便携式甲烷巡更检测仪
- 下一篇:微细物料在线自动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