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金属汽缸头重力铸造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9348.1 | 申请日: | 201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4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擎一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金属 汽缸 重力 铸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金属汽缸头重力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双金属汽缸头就是带有铁芯的汽缸头,与普通全铝合金缸头相比具有如下的特点:1.噪音小;2.因缸头中的一部分由价格较低的铁取代价格较高的铝,故成本较低。
在传统的双金属缸头制造中,由于模具的设计较为粗糙,所以铁芯(见图1中的5)定位不够准确,从而造成使用的过程中噪音较大,不符合环保要求并且影响到产品的寿命。
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的双金属汽缸头铸造模具,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金属型重力铸造又称硬模铸造,它是将液体金属浇入金属铸型,以获得铸件的一种铸造方法。铸型是用金属制成,可以反复使用多次(几百次到几千次)。
金属型重力铸造在技术上与经济上有许多优点:
(1)金属型生产的铸件,其机械性能比砂型铸件高。同样合金,其抗拉强度平均可提高约25%,屈服强度平均提高约20%,其抗蚀性能和硬度亦显著提高;
(2)铸件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比砂型铸件高,而且质量和尺寸稳定;
(3)铸件的工艺收得率高,液体金属耗量减少,一般可节约15~30%;
(4)不用砂或者少用砂,一般可节约造型材料80~100%;
此外,金属型铸造的生产效率高;使铸件产生缺陷的原因减少;工序简单,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金属汽缸头重力铸造模具,通过采用金属型重力铸造技术进行设计和加工,其铁芯定位准确可靠,生产出的产品中铁芯与本体结合紧密,使用过程中噪音小,符合环保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双金属汽缸头重力铸造模具采用金属型铸造,还包括底模及顶出机构、左模、右模、上模以及汽缸头气道砂芯和铁芯定位孔,所述浇口杯与右模安装在一起,所述汽缸头气道砂芯设置在底模上的两个定位柱上,设置在底模上的铁芯定位孔用于定位汽缸头铁芯。
进一步,所述铁芯定位孔为六个且沿底模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进一步,所述浇口杯为固定式浇口杯;
进一步,所述浇口杯上设置有可调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本模具加工出的产品铁芯定位准确可靠,铁芯与本体结合紧密,使用过程中噪音小,符合环保要求且具有较长的寿命;
2.本模具的汽缸头水套砂芯为整体制成,铸件质量好且省时省工。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双金属汽缸头的沿底部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汽缸头气道砂芯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开模后底模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金属汽缸头重力铸造模具,采用金属型铸造,包括底模1、顶出机构和浇口杯,浇口杯与右模安装在一起,浇口杯上设置有可调挡板,该可调挡板可以根据常规手段进行设计,从而可以方便地进行可调流量、浇铸和挡渣同时进行。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双金属汽缸头重力铸造模具还包括汽缸头气道砂芯6,汽缸头气道砂芯6设置在底模1上的两个定位柱7上,汽缸头铁芯5设置在底模1的铁芯定位孔上。本实施例中,铁芯定位孔对应为六个且沿底模1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开模后底模状态示意图。通过本模具加工出的产品铁芯定位准确可靠,铁芯与本体结合紧密,使用过程中噪音小,符合环保要求且具有较长的寿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擎一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擎一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9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