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火花塞汽缸头重力铸造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9324.6 | 申请日: | 201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4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擎一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4 | 分类号: | B22C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花塞 汽缸 重力 铸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火花塞汽缸头重力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双火花塞汽缸头(如图1所示,其中A为火花塞1,B为火花塞2)相对于单火花塞汽缸头具有如下优点:①起动时点火更容易;②燃油燃烧更加充分;③废气排放降低了20%~30%左右,从而提高了排放标准,更加有利于环保。但是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于制造双火花塞汽缸头的重力铸造模具。
因此有必要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双火花塞汽缸头模具,能够用于制造强度高、质量好、成本低的双火花塞汽缸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于制造双火花塞汽缸头的双火花塞汽缸头重力铸造模具。
重力铸造是指金属液在地球重力作用下注入铸型的工艺,也称浇铸,本实用新型是根据重力铸造技术研制出来的双火花塞汽缸头重力铸造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双火花塞汽缸头重力铸造模具,包括左模、右模、上模以及底模,其中,所述底模上设置有产品顶出机构,所述由上模、底模、左模和右模组成的内部型腔与双火花塞汽缸头一致,所述底模上设置有双火花塞砂芯定位孔,所述双火花塞砂芯定位孔上固定有双火花塞砂芯,所述双火花塞砂芯用于形成双火花塞的预铸孔。
进一步,所述底模上对称设置有导轨,所述左、右模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与导轨相适配的导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填补了市面上还没有专用于制造双火花塞汽缸头的重力铸造模具的空白,其结构设计合理,独特的导槽、导轨结构使开模、合模更加平稳可靠;本模具的工艺出品率和生产效率较高,制得的成品尺寸精度高、质量稳定、外观质量出色、同时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双火花塞汽缸头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模结构示意图;
图4为左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火花塞汽缸头重力铸造模具,包括左模1、右模2、上模3以及底模4,其中,所述底模4上设置有产品顶出机构,所述由左模1、右模2、上模3和底模4组成的内部型腔与双火花塞汽缸头一致。底模4上设置有双火花塞砂芯定位孔,双火花塞砂芯定位孔上固定有双火花塞砂芯5,双火花塞砂芯5用于形成双火花塞的预铸孔。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底模上对称设置有导轨6,左、右模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与导轨6相适配的导槽7。该设计使开模、合模更加平稳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合模动作:底模固定不动,先合左、右模,再合上模。
开模动作:先打开上模,再打开左、右模,再用下模的顶出机构将产品顶离模具。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擎一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擎一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93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