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增加收光效率的光学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6811.7 | 申请日: | 2010-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1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汪秉龙;萧松益;郑淯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58;H01L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增加 效率 光学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创作有关于一种光学模块,尤指一种用于增加收光效率的光学模块。
背景技术
按,电灯的创作可以说是彻底地改变了全人类的生活方式,倘若我们的生活没有电灯,夜晚或天气状况不佳的时候,一切的工作都将要停摆;倘若受限于照明,极有可能使房屋建筑方式或人类生活方式都彻底改变,全人类都将因此而无法进步,继续停留在较落后的年代。
今日市面上所使用的照明设备,例如:日光灯、钨丝灯、甚至到现在较广为大众所接受的省电灯泡,皆已普遍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然而,此类电灯大多具有光衰减快、高耗电量、容易产生高热、寿命短、易碎或不易回收等缺点。因此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因应而生。
然而,公知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所产生的光束只能投射出一种固定的发光角度,因此公知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在应用上受到许多的限制。是以,由上可知,上述公知的按键结构,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点存在。因此,本创作人有感上述缺点的可改善,且依据多年来从事此方面的相关经验,悉心观察且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点的本创作。
发明内容
本创作提供一种用于增加收光效率的光学模块。通过限定发光结构的长边方向及短边方向各别所产生的投光角度,以使得本创作的光学模块可同时提供两种不同照射范围的光源,进而增加本创作的收光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创作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用于增加收光效率的光学模块,其包括:一导光结构及一发光结构。其中,该导光结构具有一导光本体及至少一设置于该导光本体的其中一侧面上的凹槽,其中上述至少一凹槽具有一长边及一与该长边彼此呈一角度而相交的短边。该发光结构具有一基板本体、至少一电性设置于该基板本体上以产生光束的发光组件、及至少一设置于该基板本体上且覆盖上述至少一发光组件的聚光透镜, 其中上述至少一聚光透镜容置于上述至少一凹槽内。
因此,本创作的有益效果在于:因为该光束经过该聚光透镜的透镜长边的两末端所产生的长边方向投光角度较大(长边方向投光范围较大)的原故,所以该导光板在长边的方向可以接收到照射范围较广的光束,并且因为该光束经过该聚光透镜的透镜短边的两末端所产生的短边方向投光角度较小(短边方向投光范围较小)的原故,所以该导光板在短边的方向刚好可以几乎完全接收到照射范围较窄的光束,因此该光束经过该聚光透镜的透镜短边的两末端所产生的短边方向投光范围不会有浪费的情况发生。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创作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创作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创作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创作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创作用于增加收光效率的光学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B为本创作用于增加收光效率的光学模块的长边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1C为本创作用于增加收光效率的光学模块的短边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2A为本创作光学模块的发光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B为本创作光学模块的发光结构的第一实施例沿着长边方向进行剖切的剖面示意图;
图2C为本创作光学模块的发光结构的第一实施例沿着短边方向进行剖切的剖面示意图;
图2D为本创作光学模块的发光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延着图2B的2D-2D剖面的上视示意图;
图2E为本创作光学模块的发光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延着图2B的2E-2E剖面的上视示意图;
图2F为本创作光学模块的发光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投光角度分布范围示意图;
图3A为本创作光学模块的发光结构的第二实施例沿着长边方向进行剖切的剖面示意图;
图3B为本创作光学模块的发光结构的第二实施例沿着短边方向进行剖 切的剖面示意图;
图3C为本创作光学模块的发光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投光角度分布范围示意图;
图4A为本创作光学模块的发光结构的第三实施例沿着长边方向进行剖切的剖面示意图;
图4B为本创作光学模块的发光结构的第三实施例沿着短边方向进行剖切的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4C为本创作光学模块的发光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投光角度分布范围示意图。
符号说明
导光结构 S 导光本体 S1
凹槽 S2 长边 S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68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