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间站设备安装存储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04809.6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3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田昀;刘刚;姚旗;田静;赵永振;韩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卫星制造厂 |
主分类号: | B64G1/66 | 分类号: | B64G1/6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站 设备 安装 存储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间站设备安装存储平台,用于在大型航天器舱内为试验仪器设备等有效载荷提供存储空间和支撑,属于载人航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成功后,空间站成为我国未来重点发展的大型航天器,它的主要用途就是在太空中为人类提供一个可长时间运行的科学实验室,在这里可进行生命科学、微重力科学、空间科学、工程技术等相关实验和研究。目前航天器内用来支撑和安装设备的结构多为结构梁搭接的框架形式,不能够实现方便快捷的安装与拆卸,也不能实现在轨时连同设备或仪器按单元式进行转移与互换,因此,为了在空间站内更加有效和方便地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并结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战略,需要实用新型一种能在密封舱内为相关试验仪器和设备等有效载荷提供高效的存储空间和支撑的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空间站设备安装存储平台,结构简单、质量轻,可用于航天器内有效载荷的标准化、模块化、组合化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空间站设备安装存储平台,包括主体框架组件、两个上接头组件、两个下前接头组件、两个下后接头组件、两个上连杆组件和两个下连杆组件,两个上接头组件安装在主体框架组件顶部的两个端角,两个下前接头组件和两个下后接头组件安装在主体框架组件底部的四个端角,两个上接头组件分别通过两个上连杆组件与空间站舱壁上的连接块相连接实现主体框架组件与空间舱舱壁的顶部固定,两个下后接头组件分别与空间舱舱壁的两个下连接块相连接,两个下连杆组件分别依次穿过下前接头组件、下后接头组件和空间舱舱壁的下连接块实现主体框架组件与空间舱舱壁的底部固定。
所述上接头组件采用由传动齿轮、传动齿条和齿条锁定销组成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传动齿条的上端与上连杆组件的球面轴承连接,通过旋转传动齿轮带动传动齿条上升或下降,齿条锁定销用于防止传动齿条松动。
所述上连杆组件和下连杆组件中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上连杆组件的一端装有球面轴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在满足轻质高载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杆连接方式,适应发射环境下的频率要求,避免与整个舱体发生共振;存储平台连接处的机构能够方便、快捷的拆卸,能够在地面和在轨与舱体进行固连及分离,便于在不同舱段间进行转移、安装,满足发射环境要求,在轨时可通过拆卸地面紧固连接,安装旋转销可使机柜绕舱内结构进行旋转,方便航天员进行维修等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前接头组件和下后接头组件与空间站舱壁的连接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接头组件与空间站舱壁的连接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接头组件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根据空间站设备安装存储平台要经历发射/在轨等过程特点,从力学角度要增强舱体的整体结构,平台主体采用框架结构,从弹性材料力学方面实用新型框架结构的主要承载主梁为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从机械原理与可操作性设计,以及人机工效学的原理来对平台的连接点和操作机构进行实用新型,最终归结到平台的功能化设计,整合为模块化、可维修性与机电热一体化单元。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四根主梁与若干根辅梁和隔板组成的框架主体结构,四周通过上接头组件、下前接头组件、下后接头组件连接,为实现快速安装并便于拆卸,上接头组件和下前接头组件内部均有相应的机构设计,主体框架结构外部通过蒙皮将此结构包络为一个整体。如图1、2、3所示,包括主体框架组件1、两个上接头组件2、两个下前接头组件3、两个下后接头组件4、两个上连杆组件7和两个下连杆组件9,两个上接头组件2安装在主体框架组件1顶部的两个端角,两个下前接头组件3和两个下后接头组件4安装在主体框架组件1底部的四个端角,上接头组件2通过上连杆组件7与空间站舱壁上的连接块相连接实现主体框架组件1与空间舱舱壁的顶部固定,下后接头组件4与空间舱舱壁的下连接块5相连接,下连杆组件9从依次穿过下前接头组件3、下后接头组件4和空间舱舱壁的下连接块5实现主体框架组件1与空间舱舱壁的底部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卫星制造厂,未经北京卫星制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48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阀口袋灌装机的自动套袋机构
- 下一篇:集成飞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