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移动的矿山岩巷掘进迎头调车车场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032930.2 | 申请日: | 2010-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8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旭;潘磊;包建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23/02 | 分类号: | E01B2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移动 矿山 掘进 迎头 调车 车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岩巷掘进迎头调车车场,具体是一种方便移动的矿山岩巷掘进迎头调车车场。
背景技术
矿山岩巷掘进多采用“耙斗装载机”出矸,即由耙装机将掘进产生的矸石装入矿车,而后运出上井,施工中,掘进迎头矿车的运输必须有停车场组成调车系统,见图1。其装车、调车过程为:将进车道的空车4人工推至耙装机6处,由耙装机装车后,通过耙装机上汽缸的推动,将重车5推至出车道上。因耙装机汽缸推力和调车效率等因素,耙装机和前道岔之间的基本距离应保持在5米左右,距离过大,一会降低调车效率,二耙装机汽缸推力不足以将重车推至重车道上。因此,耙装机因掘进迎头推进向前移动后,“前轨道”道岔应及时紧随耙装机跟进,同时空车道和重车道相应地要接长,这时“后道岔”暂时保持原位,当车场长度增到约32米后,后道岔也必须向前移动,以保持车场的合理长度。因此,为了使岩巷掘进的出矸运输系统及时跟上耙装机,车场的向前移动就成为掘进运输的一项经常性重复工作,尤其是前道岔移动更频繁。
以前道岔和轨道的移动都采取拆道、钉道的方法,就是先将道轨、道岔从道木上拆除下来,然后移动到所需位置再重新钉道。井下轨道和铁路轨道构成相似,道轨钉在道木上,轨道铺设的平直、宽度等有标准要求,因此,钉道工作成为车场的移动唯一方式。
发明内容
为解决已有技术道岔和轨道的移动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移动的矿山岩巷掘进迎头调车车场。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矿山岩巷掘进迎头调车整体车场,由前、后道岔和连接在前、后道岔之间的空车轨道和重车轨道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前、后道岔均是由道岔钢轨和焊接在两个道岔钢轨下面的均匀排布的若干条形钢板将其连接成的整体道岔;所述的空车轨道和重车轨道为双轨,由多节梯子轨道连接而成;所述的梯子轨道由钢轨和焊接在两个钢轨下面均匀排布的若干条形钢板将其连接成一整体;钢板横跨两个钢轨,其两端焊接在钢轨下面;各钢板相互平行。
矿山岩巷掘进迎头调车整体车场的移动方法是:将迎头调车整体车场的前道岔连接在耙装机上,利用耙装机的移动将整体道岔向前拉动至所需位置。
若前道岔需向前移动时,卸下空车轨道和重车轨道,由耙装机把前道岔整体拉至所需位置,用梯子轨道接通空车、重车两轨道,使车场前移加长;当车场距离过长时,用耙装机把后面的整体道岔向前拉至所需位置,减少梯子轨道,再接通空车、重车两轨道,使车场后移缩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避免了车场移动时拆道、钉道工作,减少了工作量,减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
2、因车场及时紧跟耙装机,减少职工推车的距离,降低劳动强度。
3、因车场移动方式的改变,无需停头作业即可完成车场移动,改变了以往车场移动时需停头作业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图1是调车车场整体示意图;
图2是调车车场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道岔,2、梯子轨道,3、空车轨道,4、空车,5、重车,6、耙装机,7、重车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方便移动的矿山岩巷掘进迎头调车车场由前、后道岔1和连接在前、后道岔之间的空车轨道3和重车轨道7组成。
如图2所示,前、后道岔1均是由道岔钢轨1-1和焊接在道岔钢轨1-1下面的钢板1-2将其连接成的整体道岔。空车轨道3和重车轨道7是由钢轨和焊接在钢轨下面的条形钢板将其连接成的梯子轨道2按长度要求拼接而成。
本实施例中,整体道岔和梯子轨道的道轨为钢轨,焊接在钢轨下面的钢板1-1其宽100mm、厚8-10mm。相邻钢板2-1之间的间距是600-800mm。梯子轨道为15kg梯子轨道。
前、后道岔1与空车轨道3和重车轨道7用螺栓连接在一起。各梯子轨道之间的连接也采用螺栓连接。
使用方法:利用耙装机6的先前移动将整体道岔向前拉动至所需位置,然后用梯子轨道接通车场的空车、重车两轨道。
当前道岔需要向前移动时,由耙装机把前道岔整体拉至所需位置,后用已有的梯子轨道接通空车、重车两轨道,使车场前移加长;当车场距离过长时,再一次性地用耙装机把后面的整体道岔向前拉至所需位置,接通两轨道,使车场后移缩短,继续构成短距离的高效运输调车系统,如此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329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粘型建筑外保温复合装饰板
- 下一篇:圆弧折弯机压料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