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利用日常物品生成丰富图案效果的图案生成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1740.0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4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律国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律国甦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61002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日常 物品 生成 丰富 图案 效果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利用日常物品生成丰富图案效果的图案生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图案设计技术手段有:1)手绘技法——点绘法、线描法、平涂法、晕染法、明暗光影法、刮法、化水法、喷刷法等;2)印染法——脱胶法、捏染法、盖印法、拓印法、转印法;3)材料技法——粘贴法、堆锦丝法、吸附法、吹法、撑水法等;4)特殊技法。传统技法的优点是能够充分运用实际材质,效果自然,缺点是设计效率低,不能满足当今快速变换的市场需求,且技术难度高,难以被大众掌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利用日常物品生成丰富图案效果的图案生成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利用日常物品生成丰富图案效果的图案生成系统,它包括:图形生成装置、交互装置、图像缓冲器、图形处理装置、图形缓冲器、渲染装置、摄像装置和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交互装置分别与图形生成装置、图形缓冲器和渲染装置相连,图形生成装置与图形缓冲器相连,摄像装置、图像缓冲器、图形处理装置、图形缓冲器、渲染装置和显示装置依次相连,上述连接均为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摄像装置由若干个摄像头组成,每个摄像头均朝向显示装置,且均与图像缓冲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普通液晶显示器或CRT显示器。
一种应用上述系统的利用日常物品生成丰富图案效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摄像装置获取视频图像,保存至图像缓冲器;
(2)图像缓冲器将图像传输到图形处理装置,图形缓冲器将保存的三维曲面图形传输到图形处理装置,图形处理装置根据交互装置的设定选取一种处理方法并设置运算参数,利用获得的图像对每个三维曲面进行处理,然后用处理后的三维曲面对图形缓冲器中原来保存的三维曲面进行更新;
(3)渲染装置从交互装置获取渲染参数,从图形缓冲器获得三维曲面图形进行渲染,生成光栅化图像,传输至显示装置;
(4)显示装置对光栅化图像进行显示。
与现有的图案生成系统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用户可以使用各种日常物品来生成图案,且操作方法简单易学。这是因为用户只需将物品摆放在摄像装置和显示装置之间,并任意改变其方位,同时通过显示装置即可观看生成的图案。
2.利用本发明可以快速、高效地生成大量图案,且图案的构图形式丰富多样,用户只需在交互装置中调整参数或尝试使用各种日常物品,便可生成多种样式和效果的图案。这是因为:1)摄像头获取的图像经多个部件进行处理,其中每个部件都有丰富的可调整参数,每个参数的变化都将导致生成难以预料的图案效果;2)日常物品具有丰富的外观形式,任何不同的日常物品放置到系统中,都可以生成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且同一个物品的不同摆放方式也将导致多种图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以往的图案生成系统中存在的以下难题:
1. 难以便捷地运用各种日常物品来生成图案;
2. 难以快捷的生成多种构图形式的图案,如传统图案构图中的连续纹样、适合纹样及单独纹样,以及基于对称性规律、周期性规律及非周期性规律的图案,以及分形图案及非规则图案。
本发明将摄像设备拍摄的图像经处理部件处理后显示于显示设备,然后又被摄像设备获取,从而形成视频信号的反馈,导致混沌效应,从而生成丰富的图案。同时,本发明的结构允许用户将任何实物设备放置于摄像设备及显示设备之间,生成图案。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和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可利用日常物品生成丰富图案效果的图案生成系统包括:图形生成装置、交互装置、图像缓冲器、图形处理装置、图形缓冲器、渲染装置、摄像装置和显示装置。其中,交互装置分别与图形生成装置、图形缓冲器和渲染装置相连,图形生成装置与图形缓冲器相连,摄像装置、图像缓冲器、图形处理装置、图形缓冲器、渲染装置和显示装置依次相连,上述连接均为通过数据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律国甦,未经律国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117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梁柱节点区的抗震加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钢模板体系易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