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空调的冷凝水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7760.0 | 申请日: | 201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3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周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特可思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F24F12/00 |
代理公司: | 江苏英特东华律师事务所 32229 | 代理人: | 邵鋆 |
地址: | 21404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空调 冷凝 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特别是移动空调处理其冷凝水的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在工作过程中,蒸发器会产生冷凝水,据测算,1匹的空调在制冷或者除湿工作状态下,每2小时能产生1升的冷凝水。这些冷凝水需要及时收集处理掉,以免影响空调正常的工作,目前一般的空调都是直接排水,而移动空调,则采用蒸发为主要的处理手段。移动空调的冷凝水处理本身需要能源带动,并且也是一个循环散热过程,所以其处理效果也体现了整个移动空调的能效。
在已有技术中,常见的移动空调的冷凝水的处理系统是一种称为打水系统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导管直接集中从一散热器的某个事先设定好的地方流下,从而首先被具有高温的散热器蒸发掉一小部分;其他大一部分流到设置在下方的底盘集中后依靠水的表面张力被一高速旋转的打水飞轮再次带起来慢慢的蒸发。
还有一种方式是水泵循环蒸发:通过打水泵集中将蒸发器的底部水盘的水抽上去,再从原来的导管处流下,再次流经蒸发器被高温蒸发。
以上做法的缺点是:蒸发效率低,容易导致移动空调在高湿(相对湿度大于80%)环境下冷凝水蒸发不完全、而在底盘中越积越多的情况,使得移动空调在工作时需要频繁排水,影响消费者连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移动空调的冷凝水处理效果、加大了带水力度而且结构简单的移动空调冷凝水处理系统。
为达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移动空调的冷凝水处理系统,包括蒸发器、散热器、接水盘、打水电机与打水飞轮,所述的蒸发器布置在散热器的上方,接水盘布置在散热器的下方,在接水盘内设有打水电机,打水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所述的打水飞轮,散热器由连续折弯的外面包覆有翅片的冷媒管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散热器与蒸发器之间布置有水帘分水器,所述水帘分水器的宽度与散热器的水平段宽度一致。
优选方案一:所述的散热器的冷媒管具有直段和弯曲段,弯曲段设在散热器的一端,并且此处两层冷媒管之间设有空隙,所述打水飞轮垂直布置在散热器的冷媒管的弯曲开叉段的空隙中部位置的正下方。所述的打水飞轮的叶片为弧形锯齿状。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接水盘的容水部为尖底,呈倒三角状,最低端位于打水飞轮处,打水电机侧的坡度斜率小于另一侧的。
本发明通过水帘分水器取代常规的导管在第一时间将水分散成细小的水帘,大大的提高冷凝水第一次的蒸发量,从而提高移动空调的能效,减少冷凝水在接水盘的集中量;把散热器的头部分开成两个部分来容纳打水飞轮,使得被打水飞轮带起来的水珠飞溅到散热器的内部翅片,进一步提高移动空调的蒸发水的效果;打水飞轮高速旋转通过弧形锯齿状结构将水打成细小的水珠飞溅到散热器的翅片里面,被不断的蒸发,加大了带水力度;并且,接水盘的内壁形状能产生良好的防溅效果,减少被打起的水洒到外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散热器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散热器的仰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打水飞轮的结构图。
图中,1——蒸发器,2——水帘分水器,3——散热器,4——接水盘,5——打水电机,6——打水飞轮,31——冷媒管,32——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由蒸发器1、水帘分水器2、散热器3、接水盘4、打水电机5与打水飞轮6构成。
所述的蒸发器1布置在散热器3的上方,接水盘4布置在散热器3的下方;接水盘4内部容纳冷凝水的内容体是一个倒三角的尖底,该容器的两侧壁具有不同的斜率,在接水盘4内设有打水电机5,打水电机5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所述的打水飞轮6,打水飞轮6的前端的接水盘侧壁的斜率大于另一侧的。在散热器3与蒸发器1之间布置有水帘分水器2,所述水帘分水器2的宽度与散热器3的水平段宽度配合。
如图2、3所示的,散热器3由外面包覆翅片32的冷媒管31连续折弯构成,纵向排列成面,前后设有两层,所述的冷媒管31具有直段和弯曲段,位于整个散热器一头的弯曲段的两层冷媒管31之间设有空隙,此处称为弯曲开叉段,所述的打水飞轮6垂直设置在散热器3的弯曲开叉段开口的中部位置的正下方。
所述的打水飞轮6的形状如图4所示,其叶片为弧形锯齿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特可思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特可思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77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温冷风双级制冷系统及其冷风射流机
- 下一篇:一种水源热泵节能优化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