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蓄能式电锅炉及其换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6027.7 | 申请日: | 201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5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岩;赵明星;高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蓝景圣诺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28 | 分类号: | F22B1/28;F22B31/08;F24H7/02;F24H9/00;F28D2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蓄能 电锅炉 及其 结构 | ||
1.一种用在固体蓄能电锅炉中的换热结构,其部件包括蓄热结构、绝热材料层、带孔绝热壁、换热器、外壳,所述外壳两头开放有风口,蓄热结构、带孔绝热壁及换热器排列在外壳中,绝热材料层安置在蓄热结构、带孔绝热壁两者与外壳之间;
所述蓄热结构包括通电加热的发热管和由固体蓄热材料制成的蓄热单元,在蓄热结构中,发热管与蓄热单元有三种组合方式,分别是发热管以阵列式包裹住蓄热单元、或发热管与蓄热单元间隔放置、或发热管与蓄热单元穿插放置,
所述带孔绝热壁上具有分布式的孔或空洞,
所述换热器是空气水换热器。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换热结构,其中所述发热管断面是圆形,管长度方向设计成直管形式或U型、W型、S型,或是以上几种型的组合形式;发热管可以从换热结构中抽出以进行检查和维修。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换热结构,其中所述蓄热单元是蓄热砖,其耐受的蓄热温度为室温至1000℃。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换热结构,其中所述带孔绝热壁设置在蓄热结构与风口之间、换热器与风口之间、以及蓄热结构与换热器之间。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换热结构,其中所述带孔绝热壁和绝热材料层其是由具有某种特性的一种或几种材料相组合进行建造,所述材料的某种特性是既具有耐温特性又具有保温特性且具有一定强度;所述带孔绝热壁和绝热材料层的建造方式,是采用整体浇注方式建造,或采用部件拼装的方式建造。
6.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换热结构,其中所述带孔绝热壁和绝热材料层其是由含有硅酸盐的浇注料进行建造。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换热结构,其中所述换热器下方设滚轮,下面铺设可拆卸的滑道以进行清理和维护。
8.一种固体蓄能电锅炉,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结构,该电锅炉还包括风门、风机、循环外风道,风门安装在换热结构的外壳两头开放处,风机通过连接管道与外壳一头的风门连接,另一头的风门联接循环外风道,风机从连接的该风门向外抽风或是向内送风,以使得空气在换热结构与循环外风道构成的循环气路中循环流动,风机停转时,风门关闭,风机运转时,风门打开,
循环外风道一头连接在前述连接管道上,另一头从换热结构外侧接入与风机相反的另一头的风口。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固体蓄能电锅炉,其中所述风机的扇叶外由保温箱包裹,机体由耐高温金属制作,风机的扇叶与电机间采用特殊隔热材料的联轴节连接,防止电机过热损坏。
10.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换热结构,其中所述循环外风道的管道壁具有保温层,所述循环外风道还具有膨胀节,用于缓冲温度变化带来的风道形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蓝景圣诺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蓝景圣诺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60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叶片锻造模座
- 下一篇:蛋白因子Dmrt1在调控细胞凋亡中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