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3330.1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6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武延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G02F1/1335;G02F1/1333;G02F1/1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是目前常用的平板显示器,其中,视差挡板显示器即为最常见立体显示器。
现有技术采用在显示器的一个表面设置视差挡板的方式制造视差挡板显示器。图1为现有技术中视差挡板显示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视差挡板基板11的一个表面制作遮光条12,该遮光条12可以采用黑色材料,如黑色树脂、打印的菲林片制作而成。对设有遮光条12的视差挡板基板11的位置、高度和角度进行调整,然后用双面胶13将视差挡板基板11具有遮光条12的表面粘在显示器14上。这样,由于视差挡板基板11的遮挡,观察者的单眼通过遮光条12之间的狭缝只能看到显示屏上的奇数或者偶数亚像素列。而奇偶亚像素列展示的两幅图像就是了具有视差的立体图像对,左眼看到的左眼图和右眼看到的右眼图通过大脑的融合作用,最终使观看者产生立体感。
现有技术制造视差挡板显示器时,采用手工方式,其精度难以控制。而且,视差挡板与显示器表面之间必然存在空气层,而该空气层会对光线进行反射和折射,从而降低显示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其间填充有液晶层,所述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中至少一个基板的表面设有遮光条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上述液晶面板。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分别制作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还包括:
在所述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中至少一个基板的表面形成遮光条纹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器,具有立体显示效果,其只需要在液晶面板对盒工艺后,在阵列基板和/或彩膜基板上形成遮光条纹,从而可以采用现有的液晶面板的生产设备生产,而无需手工操作,使得产品精度便于控制。本发明较现有技术的结构来说,简单且易于实现,而且由于不采用现有技术的双面胶将视差挡板贴附在液晶面板表面,而是将遮光条纹直接形成在基板表面,因此,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结构来说,可靠性和产品良率也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视差挡板显示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液晶面板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液晶面板实施例二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液晶面板实施例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实施例中将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对盒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在图6所示液晶面板上形成遮光条纹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在图7所示液晶面板上形成平坦化层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对图8所示液晶面板进行切割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区别主要在于本发明只需要在液晶面板对盒工艺后,在阵列基板和/或彩膜基板上形成遮光条纹,通过该遮光条纹,是液晶面板达到立体显示的效果。
本发明可以采用两种方案实现:
方案一,将该遮光条纹直接制作在玻璃基板的表面。
该方案通过对沉积于基板表面的黑矩阵材料进行曝光显影而成。在形成该遮光条纹后,再贴附偏光片。为了保证贴附偏光片的表面平坦,本发明还可以在贴附偏光片之前在遮光条纹的上方形成平坦化层。
方案二,将该遮光条纹制作在偏光片上,并将制作有遮光条纹的偏光片贴附在玻璃基板上。
由于曝光显影工艺的温度较高,容易损坏偏光片,因此,在偏光片上制作遮光条条纹可以采用对黑色油墨进行丝网网版印刷或者喷洒而成。
下面采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方案一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3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塑料复合电极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爆炸冲击测试用多芯光纤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