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工业级N-甲基吡咯烷酮品质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2514.6 | 申请日: | 201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1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沈哲瑜;魏永明;宋振;许振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学试剂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07/267 | 分类号: | C07D207/267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费开逵 |
地址: | 2003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工业 甲基 吡咯烷酮 品质 方法 | ||
1.一种提升工业级N-甲级吡咯烷酮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工业级N-甲基吡咯烷酮以10倍柱体积的流速依次通过含有大孔吸附树脂柱、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和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串联组成的离子交换装置,经离子交换去除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胺、阳离子和阴离子杂质,经精馏、膜过滤,即得到品质提升的N-甲基吡咯烷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孔吸附树脂柱、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在使用前需进行前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处理步骤如下:
1)用有机醇类溶剂对大孔吸附树脂进行浸泡及冲洗;
2)将阳离子交换树脂转型为H型后,用高纯水对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清洗,至树脂清洗出水的电导率为1-10μS/cm;
3)将阴离子交换树脂转型为OH型后,用高纯水对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清洗,至树脂清洗出水的电导率为1-10μS/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醇类溶剂为小分子醇类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分子醇类溶剂为乙醇或异丙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馏、膜过滤的步骤如下:将经离子交换的N-甲基吡咯烷酮在真空25-85kPa条件下进行减压精馏,从精馏塔顶收集80-120℃的馏分,经冷凝,冷凝液通过孔径为0.2-1.0μm的微滤膜过滤,收集,即得到品质提升的N-甲级吡咯烷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物料N-甲基吡咯烷酮接触的强酸性阳离子离子交换树脂柱、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均为高纯石英材料,储槽均为高纯全氟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学试剂研究所,未经上海化学试剂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25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钙素原(PC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后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钢丝缠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