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及其交流采样通道扩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600514.2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2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余南华;陶维青;陈炯聪;张巧云;朱学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R19/2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吴娜 |
地址: | 51008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自动化 终端 及其 交流 采样 通道 扩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终端,尤其是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及其交流采样通道扩展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自动化是包括变电站、配电网和用户在内的运行、监控、维修及用户管理的自动化功能的综合系统。早期配电自动化的实施采用独立的、单项自动化系统来解决问题,即计量、监测、通信模块都是分开设计的,虽然可以集中放置,统一管理,但各设备之间仍需铺设繁多的通讯线路以保证相互的辅助工作和协调,并且每个设备都要配置专门的通讯接口电路与上行控制主站连接,造成资源重复,且其维修和维护难度大、成本高、可靠性低。随着配电自动化的发展,集成化、智能化、综合化是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发展趋势,而早期的配电自动化终端结构所带来的性能上的不足则越来越明显,主要缺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多数的配电自动化终端使用主处理器内部自带的模数转换器ADC,精度低,同时终端与主站的通讯功能不强,不支持以太网通讯;
(2)计量模块对交流信号的计量通道较少,如果对多通道交流信号进行计量,需要使用多片模数转换器芯片,增加了系统的成本;
(3)目前大多数的配电自动化终端,一般只把设备运行的重要参数存储在外部存储器中,由于现场干扰可能会改变外部存储器的数据,导致终端不能正常运行,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计量、监控、通信、数据存储功能于一体,具备较多计量采样通道的配电自动化终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包括DSP处理器,DSP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和开关量输入电路相连,DSP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继电器相连,DSP处理器的信号输入输出端通过W5100芯片接入以太网,DSP处理器与存储卡相连。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交流采样通道扩展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顺序的步骤:
该方法包括下列顺序的步骤:
(1)设定采样信号的采样速率;
(2)终端初始化时,TMS320F28335芯片驱动译码器依次发出三路片选信号至三组模拟开关,使得MAX11046芯片轮流采集每组模拟开关输出的交流信号;
(3)TMS320F28335芯片的通用目的输入输出口GPIO0控制MAX11046芯片的启动转换引脚CONVST,由MAX11046芯片对采样信号进行A/D转换。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采用DSP处理器作为中央处理单元,结合模拟开关,能够完成对多通道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的精确计量,对各种脉冲量和状态量的监测,具有处理速度快,测量精度高,体积小,维修、维护难度低,可靠性高,成本低,有效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投资,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本发明使用DSP处理器的内部FLASH和存储卡来存储计量所需的参数,有效防止了外部存储器EEPROM由于数据丢失所带来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终端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框图;
图2是图1中采样通道扩展的电路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包括DSP处理器,DSP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和开关量输入电路相连,DSP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继电器相连,DSP处理器的信号输入输出端通过W5100芯片接入以太网,DSP处理器与存储卡相连,如图1所示。所述的DSP处理器外设电源管理模块、看门狗模块、有源晶振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6005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