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建筑限界测量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8196.0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2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孙武;赵阳;张波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峰华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08 | 分类号: | B61K9/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白毅明 |
地址: |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建筑 限界 测量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运输建筑限界状况的测量与判断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铁路建筑限界测量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铁路建筑限界是一个和线路中心线垂直的极限横断面轮廓,是确保机车车辆和装载货物不与线路邻近的设施设备发生刮蹭、碰撞,能够安全通过的起码空间。建筑限界是关系到铁路运输安全的关键。目前的限界测量除隧道由隧道检测车实现自动化检测外,其他的设备设施主要由手工测量完成,费时费力,并且隧道检测车测量费用高,且组织困难。我国铁路运输基础设备限界数据的获取,目前仍然主要依靠标尺等基本测量工具现场采集数据,测量结果误差较大,并且无法及时得到设备是否侵限的情况。
铁路建筑限界测量已成为当前一个长期困扰路局线路侧设施、设备管理部门的大难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作为连接东西南北的战略运输枢纽,超限货物运输数量日益增多,为保证铁路超限货物运输安全,必须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运营线路的建筑限界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铁路建筑限界测量系统及方法,结合激光测距和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实现限界管理工作中的现场数据测量与自动处理。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铁路建筑限界测量系统,含有限界测量模块以及限界管理信息系统,所述限界测量模块包括嵌入式智能手持终端PDA和激光测量仪,所述激光测量仪测量数据传输到嵌入式智能手持终端PDA,所述嵌入式智能手持终端PDA和铁路限界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系统办公自动化网互联,嵌入式智能手持终端PDA内置铁路限界测量PC端软件,并设有同步数据上传/下载数据接口,所述嵌入式智能手持终端PDA完成设备数据测量后,把测量到的设备相关测量数据上传到限界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所述限界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集成了限界系统设备台帐信息和线路里程定位信息,同时预置基本建筑限界、桥梁限界、隧道限界以及机车限界信息。
所述的铁路建筑限界测量系统,含有1)系统维护模块,由系统管理人员设置使用本系统的单位、被测量设备的有关信息,并按照《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相关标准进行建限标准数据维护;2)数据下载模块,当线路、桥隧或者曲线信息发生变动后,由操作人员把变动数据下载到限界测量仪的控制平台;3)数据上传模块,在现场操作人员完成设备数据测量后,把测量到的设备相关测量数据上传到限界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4)串口通讯模块,对串口通讯进行编码,译码操作。
一种铁路建筑限界测量方法,采用嵌入式智能手持终端PDA通过现场测量分别实时计算出每个高程上距基本建筑限界、桥梁限界、隧道限界以及机车限界的实际尺寸,并同时和设备台帐与限界管理系统的数据通过数据交换,通过和其系统内预置的基本限界、桥隧限界标准模型进行比对,将限界测量信息以图示形式直接展示给现场测量人员;其中,现场测量的操作步骤包括,在确定测量基准后,1)通过嵌入式智能手持终端PDA选择激光测量仪所在的位置信息,包括线路,区段,区间,以及判断设备是否侵限的标准,然后录入设备名称和设备所在里程信息;2)进行设备特征点测量;3)若有多个点需要测量,则点击测量下一点进行测量;4)测量工作完成后可进行数据保存或者是放弃保存操作;5)若在测量过程中移动仪器,重复1)-4)的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积极效果:
1、本发明铁建筑路限界测量系统及方法,结合激光测距和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实现了铁路限界管理工作中的现场数据测量、存储、转换、上报到限界数据库等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利用高精度的激光测量技术和系统内预置的基本建限、桥隧建限标准模型,对单个设施设备限界测量结果进行比对,以图示方式给现场测量人员提供了一个直观的限界比对轮廓,同时测量结果可以直接导入局铁路限界管理信息系统,为全局限界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2、本发明铁路建筑限界测量系统及方法,采用一维激光测量技术,主要用于限界断面检测、工程限界验收检测以及隧道检测等场合之中,也可用于小于60米以内的建筑物距离的检测或类似的其他条件的检测应用中。实现了铁路限界测量的免手工测量,免手工折算,从而提高了限界管理的效率,减少人工成本,缩短测量上报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峰华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郑州峰华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81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排水泵站泵房
- 下一篇: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组快速更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