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内聚剥离功能的流延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4080.X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2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崔晓松;高虎;黄鹤;黎昌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宝柏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16;B32B27/18;B65D5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地址: | 516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剥离 功能 聚丙烯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内聚剥离功能的流延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内聚剥离功能的流延聚丙烯薄膜由热封层、支撑层、电晕层以共挤工艺生产而成,所述热封层包括耐高温均聚聚丙烯、聚乙烯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添加剂,所述耐高温均聚聚丙烯为基材,所述聚乙烯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以“孤岛”的形式均匀地分散在基材中;支撑层使用耐高温均聚聚丙烯树脂;电晕层使用常规均聚聚丙烯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内聚剥离功能的流延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中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耐高温均聚聚丙烯91~98.2%、不兼容相聚乙烯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7%、余量为添加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内聚剥离功能的流延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0.5~1%的爽滑剂、0.2~0.5%的消泡剂、0.1~0.5%的抗静电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内聚剥离功能的流延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爽滑剂可选择油酸酰胺或芥酸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所述消泡剂为聚氨酯消泡剂,所述抗静电剂为非离子型抗静电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内聚剥离功能的流延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支撑层、电晕层的层间厚度比为0.5~1.5:2.5~3.5:0.5~1.5。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内聚剥离功能的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备步骤为:
(1)混料与干燥:将热封层原料—91~98.2%的耐高温均聚聚丙烯原料粒子、1~7%的聚乙烯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0.5~1%的爽滑剂、0.2~0.5%的消泡剂、0.1~0.5%的抗静电剂混合在一起,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干燥处理;并将支撑层材料—耐高温均聚聚丙烯树脂和电晕层材料—常规均聚聚丙烯树脂分别进行干燥处理;
(2)熔融与成膜:各层的原料通过各自的挤出机经加热熔融,熔融的树脂进入分配器按比例进行分配,再经过滤后,滤去杂质的熔融树脂从T型模头共挤挤出,并迅速贴附在急冷辊表面,形成流延聚丙烯薄膜;
(3)测厚、电晕和收卷:经急冷辊冷却形成的流延聚丙烯薄膜经过在线厚度测量后,在电晕层进行电晕处理,然后收卷成半成品;
(4)时效处理与分切:将以上收卷的半成品进行时效处理以使性能稳定,然后再按照要求分切成客户所要求的卷膜,即流延聚丙烯薄膜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内聚剥离功能的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热封层的熔融温度设定为240℃~260℃,支撑层的熔融温度设定为260℃~280℃,电晕层的熔融温度设定为250℃~27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内聚剥离功能的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各层的原料粒子进入分配器后按照0.5~1.5:2.5~3.5:0.5~1.5的重量比进行分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内聚剥离功能的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时效处理的温度为25℃~45℃,相对湿度在6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宝柏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宝柏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408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