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堆料机行走距离校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90053.5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2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安;李靖宇;董传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28 | 分类号: | B65G6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南毅宁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堆料机 行走 距离 校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堆料机行走距离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在堆料机中装有用于检测堆料机行走距离的行走编码器,其通过检测堆料机行走轮的转动圈数来计算堆料机行走距离。但由于堆料机行走存在打滑现象,这样会导致行走编码器不能准确计算堆料机行走距离,因此一般都会在堆料机行走部分加装行走距离校正装置。如图1所示,现有常用的行走距离校正装置包括在堆料机的行走部位安装一个接近开关2,在堆料机行走轨道上每隔一定距离(例如50米)安装一个感应桩1,每次堆料机经过感应桩1时,接近开关2被触发,给处理器(未示出)发送一个校正信号,处理器接收到该校正信号后对行走编码器计算的行走距离进行校正。例如,当堆料机经过第一个感应桩1时,该第一个感应桩1位于50米的距离处,如果行走编码器计算出的距离为52米,则处理器将该计算出的距离校正为50米。当堆料机经过第8个感应桩1时,这时该第8个感应桩1位于400米的距离处,如果行走编码器计算出的距离为420米,则处理器将该计算出的距离校正为400米。
但是,上述校正装置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堆料机行走轨道变形,堆料机的行走轮经常出现轴向位移,这就导致接近开关2与感应桩1之前的距离忽远忽近,这就有可能出现在堆料机经过其中某个感应桩1而接近开关2没有被触发的情况。由于只采用一个接近开关2,行走距离的校正只取决于接近开关2被触发的次数,也就是说,例如当接近开关2被触发3次时,处理器会认为此时堆料机行走了150米。但如果堆料机经过某些感应桩1而接近开关2未被触发,则会给行走距离校正造成很大的麻烦,处理器无法正确校正行走距离。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校正准确度高的堆料机行走距离校正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堆料机行走距离校正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位于堆料机上的一组感应单元、以及沿堆料机行走轨道顺序排列的多个感应触发单元,每个感应触发单元用于在该组感应单元接近时触发该组感应单元中的感应单元的唯一组合,该感应单元的唯一组合被触发后向该处理器发送具有唯一编码信息的触发信号,该唯一编码信息与一个校正距离相关联,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该编码信息获得所述校正距离,根据该校正距离对行走编码器计算的行走距离进行校正。
本发明提供的堆料机行走距离校正装置与现有的校正装置相比的优点在于,由于每个感应触发单元触发感应单元时,感应单元向处理器发送的触发信号包含唯一的编码信息,该编码信息与该感应触发单元所位于的距离(即校正距离)相关联,因此,即使由于堆料机在行走过程中发生轴向位移而经过某个感应触发单元时其感应单元未被触发,但只要再经过其它感应触发单元时被触发,就能根据触发信号中的编码信息对行走编码器计算的行走距离进行校正,由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为感应单元未被触发而导致校正不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堆料机行走距离校正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堆料机行走距离校正装置;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感应触发单元和感应单元的示意图;以及
图4是校正装置进行校正操作的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堆料机行走距离校正装置。如图2所示,根据该实施方式,该行走距离校正装置包括:处理器30、位于堆料机上的一组感应单元20、以及沿堆料机行走轨道顺序排列的多个感应触发单元10,每个感应触发单元10用于在该组感应单元20接近时触发该组感应单元20中的感应单元20的唯一组合,该感应单元20的唯一组合被触发后向该处理器30发送具有唯一编码信息的触发信号,该唯一编码信息与一个校正距离相关联,所述处理器30用于根据该编码信息获得所述校正距离,根据该校正距离对行走编码器计算的行走距离进行校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900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
- 下一篇:具有防水功能的LED引线框架及其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