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及其防治大豆胞囊线虫4号小种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4230.0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0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其满;都晓伟;王岚;王连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黄其满 |
主分类号: | A01N63/04 | 分类号: | A01N63/04;A01P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高宇;杨小蓉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活性 物质 及其 防治 大豆 胞囊 线虫 号小种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及其防治大豆胞囊线虫4号小种的应用。
背景技术
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英语名为Soybean Cyst Nematode简称SCN)是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土传性定居型内寄生线虫。SCN寄主范围广(该线虫寄生豆科、玄参科170余种植物)、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存活时间久、危害严重,是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病害。由SCN引起的大豆胞囊线虫病是世界性的大豆病害,世界各主要大豆生产国美国(大豆胞囊线虫病危害美国28个大豆生产州)、巴西、中国、阿根廷、日本等均大面积遭受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危害,严重影响世界大豆的生产。每年由SCN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数十亿美元,是世界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目前,我国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危害面积130余万hm2,一般导致大豆减产10-30%,严重时达到5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从世界范围来看,大豆胞囊线虫病害的为害和蔓延有日趋加重的趋势,有关抗大豆胞囊线虫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
化学农药对人、畜有毒、容易污染环境,在农产品中有残留而影响人体健康等。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化学农药将被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生物农药。由于生物农药选择性强,对有害生物高效,病原菌和害虫难以产生抗药性,对人畜及非靶标生物安全,不污染环境,在有害生物防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生物农药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被誉为“绿色农药”,是今后农药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提供一种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生物农药提出并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活性物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生物活性物质防治大豆胞囊线虫4号小种。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包含上述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生物农药。
根据本发明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提取,
1)将灰包科药材粉碎后过筛,得到药材粉末;
2)向药材粉末中加入提取缓冲液,搅拌,低温放置过夜,然后离心,合并上清液;
3)向上清液中加入硫酸铵,盐析;
4)取出盐析液,离心得到沉淀;
5)透析,得到粗蛋白。
本发明的发明人从灰包科(Carpophorum)药材提取得到了一种生物活性物质,经检测该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大豆胞囊线虫病活性,所述灰包科药材包括马勃。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提取上述生物活性物质的步骤如下:
1、将灰包科药材粉碎后过40目筛,得到药材粉末,称重。
2、将5倍量的0.01mol/L PBS缓冲液pH7.2加入药材粉末中,搅拌并用保鲜膜封口后放入冰箱保鲜层(4℃),不时搅拌,放置过夜。
3、4℃下,12000rpm,离心30min,合并上清液。
4、盐析:4℃下向上清液中加入(NH4)2SO4达80%饱和度。使之完全溶解后用保鲜膜封口放入冰箱,放置过夜。
5、取出盐析液,在4℃下,12000rpm,离心10min,取出沉淀,最后用少量上清液冲洗离心管,合并入沉淀,称重。
6、透析:将所得沉淀用5倍量0.01mol/L PBS缓冲液溶解后倒入透析袋,并将透析袋浸入装有大量缓冲液的容器中,放入冰箱。
7、4小时后,更换容器内缓冲液,放入冰箱,过夜。
8、次日倒掉容器内缓冲液,加入蒸馏水,放入冰箱4小时后再换蒸馏水,放置过夜。
9、次日取透析袋中内容物放入冷冻干燥机,冻成干粉,得到粗蛋白。
根据本发明的菌类生物活性物质对大豆胞囊线虫4号小种的毒力作用生物测定试验中,使用的对照药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目前生产上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高效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有研究表明它对环境生物具有较大的风险,特别是对水生生物具有高毒性。实验表明,根据本发明的菌类物质1492.5825mg/kg与对照药剂61.4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药1.0550mg/kg对大豆胞囊线虫4号小种的致死效果相近,线虫死亡率为50%左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马勃为原料提取生物活性物质
1、将马勃粉碎后过40目筛,得到药材粉末,称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黄其满,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黄其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42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