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壳、电路板及其电路板组装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2314.0 | 申请日: | 2010-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0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2 | 分类号: | H05K7/12;H05K7/14;H05K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陈红;郑焱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壳 电路板 及其 组装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气设备通用的电路板组装模块,特别是关于将电路板固定至机壳的电路板组装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许多原先应该是纸本上的数据,如今都予以数字化,同时因因特网的蓬勃发展,全球信息流通迅速,使全球企业所面临的信息储存量将呈爆炸性地成长。电子科技的发展也是一日千里,就以硬盘为例,现今的硬盘储存装置其容量动辄数十或数百的十亿位组(GB),但依旧赶不上这个世代中数据暴增的速度,因此企业的应用服务器中,往往有数颗硬盘以供数据的存取。而部分热门的企业网站,甚至隔几个月便得增加或替换更新或容量更大的硬盘装置。因此,在这些频繁增加及更换硬盘的动作中,拆装硬盘的便利与否,对于服务器维修管理人员而言便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然而,连接硬盘的传输接头的电路板,于现有的技术中,需要通过工具将翼型螺钉安装固定于服务器的壳体,用以稳固地与硬盘的传输接头连接。但对于需要频繁拆装硬盘的人员来说,组装或拆卸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到不便。此外,对于一些细长型的电路板,除了本身先天结构上较为脆弱,在固定于机壳中时,由于配置空间受限制,所配置的螺丝孔或卡固孔无法很多,造成电路板在硬盘插拔或受震动时,承受较大的应力,进而可能使电路板上部分零件或内部电路受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习知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路板组装模块,其可借由免螺丝的卡固设计,在机壳内设置许多卡固点,进而加强电路板整体的强度。并且,通过免螺丝的卡固设计,可有效减少机壳内配置布局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一种电路板组装模块包含电路板、第一板、第二板以及限位弹片。电路板上设置有限位槽与至少一缺口。缺口位于电路板的边缘。第二板设置于第一板的侧边,用来供电路板的边缘抵靠。第二板包含至少一折边,且此折边的尺寸大小能够通过缺口。限位弹片固定至第一板,并可用来卡固限位槽。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壳。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一种机壳可用来供电路板组装。电路板上设置有限位槽与至少一缺口。缺口位于电路板的边缘。机壳包含第一板、第二板以及限位弹片。第二板设置于第一板的一侧边,用来供电路板的边缘抵靠。第二板包含至少一折边,且此折边的尺寸大小能够通过缺口。
本发明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路板。
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一种电路板可用来组装至机壳。机壳包含有第一板、第二板以及限位弹片。第二板设置至第一板的一侧边并包含至少一折边。第二板可用来供电路板的边缘抵靠。限位弹片固定至第一板。电路板包含本体、限位槽以及至少一缺口。限位槽位于本体,并可用来供限位弹片卡固。缺口位于本体的边缘,且此缺口的尺寸配合以供折边通过。
本发明的机壳、电路板极其电路板组装模块主要可借由免螺丝的卡固设计,在机壳内设置许多卡固点,进而加强电路板整体的强度。并且,通过免螺丝的卡固设计,还可减少机壳内配置布局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是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电路板组装模块中的电路板的正视图;
图2A是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电路板组装模块处于第一组装位置的立体视图;
图2B是绘示图2A中的电路板组装模块处于第二组装位置的立体视图;
图3是绘示图2A中的电路板组装模块的局部放大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电路板 10:缺口
12:限位槽 2:机壳
20:第一板 22:第二板
220、240:折边 222、242:挡块
24:第三板 26:限位弹片
260:弹片主体 262:受力部
264: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23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