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力小麦播种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27610.9 | 申请日: | 2010-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0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 发明(设计)人: | 唐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淑娟 |
| 主分类号: | A01C7/02 | 分类号: | A01C7/02;A01C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159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力 小麦 播种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特别是一种人力微型田间试验小区小麦播种机。
背景技术
在小麦育种过程中,田间试验小区内不同品种的种子需要进行精量播种,一般粒距为2cm。由于畦长最短时只有2m,没有适用的播种机,不得不采取人工点播,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效率低。中国农业大学小麦育种组对小麦育种试验相关数据做过的分析表明,人工播种容易造成较大的试验误差。近几年,国内引进了几种小区试验播种机,但机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使用不方便、不经济。以奥地利Winter steiger公司的试验小区播种机为例,粒距的适用范围2.4-26cm,每台40万人民币。普通的大田用播种机,其结构和原理无法满足小区播种要求。国内研制的小区播种机主要使用的排种器主要有锥体格盘式、气吸组合式、型孔式以及型孔气力结合式,由于存在设备复杂、清种困难、使用不便等问题,目前还仅停留在科研成果和改进完善阶段。另外,小区播种机需求量少、利用率低,研制投入多、开发时间长,也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弥补上述不足,设计一种整机结构简单,紧凑灵巧,制造容易,节能环保的试验小区微型小麦点播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力微型田间试验小区小麦播种机,主要由种子箱、排种器、紧固螺钉、轴、开沟器、限深轮、机架等部件组成。排种器采用垂直型孔轮,圆周均布的型孔带有充种导槽,种子靠重力充入型孔。型孔轮内部的下方配置一弹簧齿,弹齿与型孔轮底部型孔相配合,投种时弹齿能将型孔内种子震动推出,不会出现卡种和漏播现象。整机结构简单,紧凑灵巧,制造容易,节能环保,将广泛应用于小麦育种过程中,田间试验小区内不同品种种子的精量播种。
本发明的要点是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工作原理是:点播机由人力牵引,开沟器开出种沟,地轮通过离合器驱动型孔轮转动,种箱内的种子靠重力落入型孔,清种刷清楚多余的种子,型孔内的种子在排种轮外壳的保护下随型孔下移,当种子到达排种孔时,弹齿在型孔内随弹簧伸缩震动,触动种子,将种子排除,并由覆土器、镇压轮完成覆土。
本发明的人力小麦播种机的整机结构简单,紧凑灵巧,制造容易,节能环保,将广泛应用于小麦育种过程中,田间试验小区内不同品种种子的精量播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弹簧式排种器的示意图。
图中:种子箱1 排种器2 紧固螺钉3 轴4 开沟器5 限深轮6 机架7 弹簧弹齿8 椭圆形型孔9 肋板10 种子11 牵引杆12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人力微型田间试验小区小麦播种机,主要由种子箱1、排种器2、紧固螺钉3、轴4、开沟器5、限深轮6、机架7等部件组成。排种器采用垂直型孔轮,圆周均布的型孔带有充种导槽,种子靠重力充入型孔。型孔轮内部的下方配置一弹簧齿,弹齿与型孔轮底部型孔相配合,投种时弹齿能将型孔内种子11震动推出,不会出现卡种和漏播现象。
机架7由地轮轴、横梁和两根纵梁组成,操作柄安装在排种器外侧,前端采用滑动轴承与地轮衬套联接,中间与横梁固定。限深轮6通过高度调节螺杆固定在机架横梁中间位置,转动调节螺杆可以改变播种深度。种子箱、排种器外壳、开沟器用螺栓联结为一体,通过种子箱与机架固定。
排种器主要由型孔轮、弹簧弹齿8和排种器1外壳组成。考虑麦粒的现状不规则,会在型孔内卡住,将型孔做成通孔,上半部分孔径大,以便充种,下半部分孔径小,以防漏种,并在型孔轮腔内的正下方设置一个弹簧弹齿8,以保持弹齿随型孔轮转动并与型孔内的种子1接触,如果种子不能顺利下落,弹齿8会将其强制弹出,以确保投种可靠。排种器中间的型孔轮固定在地轮轴轴套上,地轮通过衬套安装在地轮轴上,左右地轮衬套与地轮轴轴套之间装有离合器,地轮通过离合器驱动型孔轮转动以实现播种。当播种机需要转弯或倒退时,操纵离合器手柄使离合器分离,型孔轮即可停止转动。
开沟器5由导种罩、输种管和锄铲组成,考虑到育种试验田的整地质量较好,土壤松软、细碎,作业阻力小,因此将排种器外壳的材料适当加厚,排种器直接用螺栓固定到排种器外壳,以简化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淑娟,未经唐淑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276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排座椅的坐框组件焊接夹具
- 下一篇:新物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