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阀门低温试验的氦气增压与回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2000.1 | 申请日: | 201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4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朱绍源;郭怀舟;吴怀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宣圣义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阀门 低温 试验 氦气 增压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氦气增压与回收系统,尤其涉及在阀门低温试验系统中的氦气增压与回收,氦气通过此系统增压至标准规定的低温试验压力,并且在试验结束后通过此系统实现回收。
背景技术
随着空分、液化天然气、乙烯石化等工业的发展,低温阀门的市场需求逐年上升,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低温阀门已经成为阀门产品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低温阀门的产品检验过程中,除了进行常温试验,还需要在低温条件下使用氦气进行气密性试验。
氦气是一种希缺资源,价格昂贵,而阀门低温试验的过程中,氦气的消耗量巨大,浪费现象严重,从而造成试验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阀门低温试验的氦气增压与回收系统,以不仅实现在低温阀门的低温试验中对氦气进行增压,还能够实现在试验结束后将氦气回收,从而降低了试验成本和减少了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阀门低温试验的氦气增压与回收系统,包括氦气瓶组和待测阀门,氦气增压系统包括与氦气瓶的瓶口相连的第一增压阀和与待测阀门相连的第二增压阀,所述的第一增压阀和第二增压阀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增压泵,所述的氦气瓶组和待测阀门之间还设置有有使氦气回流至氦气瓶组的氦气回收系统。
所述的氦气回收系统包括与待测阀门相连的第一回收阀和与氦气瓶的瓶口相连的第二回收阀,第一回收阀和第二回收阀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回收泵。
所述的增压泵和回收泵为同一个泵即气体增压泵,气体增压泵上分设有两个增压腔,每个增压腔上均设置有一个单向阀组,每个单向阀组的出口端均与氦气瓶组和待测阀门相连;
所述的第一增压阀和第一回收阀均与每个增压腔的单向阀组的进口端相连,两个单向阀组的出口端与氦气瓶组之间通过第二回收阀相连,且两个单向阀组的出口端与待测阀门之间通过第二增压阀相连。
所述的每个单向阀组均包括两个依次相连且流向相同的单向阀,且两个单向阀分设在增压腔的两侧。
所述的氦气瓶组的瓶口处设置有第一压力变送器,待测阀门的与第二增压阀或第一回收阀相连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压力变送器,且所述的第一压力变送器和第二压力变送器均与含有控制单元的控制柜电连接。
所述的两个单向阀组的出口端设置有压力显示装置。
所述的待测阀门的第二增压阀或第一回收阀相连的一端还设置有上述两阀门并联的泄压阀。
所述的第一增压阀、第二增压阀、第一回收阀、第二回收阀以及泄压阀均为气动阀门,所述的气体增压泵为气动增压泵。
所述的第一增压阀和第二增压阀通过增压电磁阀与驱动气源相连,第一回收阀和第二回收阀通过回收电磁阀与驱动气源相连,泄压阀通过泄压电磁阀与驱动气源相连,气体增压泵通过驱泵电磁阀与驱动气源相连;
所述的增压电磁阀、回收电磁阀、泄压电磁阀以及驱泵电磁阀并联后与驱动气源相连;
所述的增压电磁阀、回收电磁阀、泄压电磁阀以及驱泵电磁阀均与含有控制单元的控制柜电连接。
所述的气体增压泵和驱泵电磁阀之间设置有过滤器,所述的控制柜上设置有报警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把氦气的增压与回收功能集合为一体,通过压力变送器的精确测量和PLC精确控制,可以实现高效精确的氦气增压与回收,通过监控软件还可以实现局域网和因特网的远程监控。同时由于本系统能够将试验用的氦气回收,因此极大地降低了试验成本,且本系统性价比高、体积小、安装方便、操作简单,非常适合在低温阀门的低温试验系统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增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系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未经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12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冲铆接质量在线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 下一篇:硅片厚度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