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速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9711.3 | 申请日: | 201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4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申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申章 |
主分类号: | F16H37/02 | 分类号: | F16H37/02;B62M1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231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变速器结构,尤其是可用于人力车的变速器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人力车,如自行车的传动技术是一种链轮与中轴固定一体转动,中轴每转动一周,链轮只获得自身周长取得对飞轮的传动比的装置,实有进一步加以改进的需求与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器结构,可以获得与传统技术相同的传动比却相对省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变速器结构,链轮与中轴转速比器,是一种由齿轮等零件组成的以提高人力车链轮转速的结构,它可使自行力车链轮与中轴之间产生设定的转速比,是一种中轴每转动一周链轮获得自身转速的周长而取得与飞轮的传动比的链轮与中轴互动装置。
实现本技术与传统技术的链轮在获得同等的对飞轮的传动比时,换取链轮在缩小的条件下取得减小链轮对踏臂的阻力、增加踏臂的作用力的效果,。
本发明由主轴、被动轴、齿轮、轴承、腰形外壳与支持面板等组成。
进一步,本发明一种变速器结构,包括相互平行的主轴和辅助轴,其中主轴上套设有第一齿轮、第四齿轮及链轮,辅助轴上套设有第二齿轮及第三齿轮;
第一齿轮与主轴一体联动,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一体联动;
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传动;链轮与第四齿轮一体联动;
第一齿轮的齿数大于第二齿轮的齿数,第三齿轮的齿数大于第二齿轮的齿数;第四齿轮的齿数小于第三齿轮的齿数;链轮的直径可以大于第四齿轮的齿数。
进一步:第一齿轮通过键连接于主轴上。
辅助轴是一齿轮轴,第二齿轮是该齿轮轴的齿轮部分,第三齿轮通过键连接于该齿轮轴上。
第一齿轮的齿数等于第三齿轮的齿数,第四齿轮的齿数等于第二齿轮的齿数。
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的齿数为28,第四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齿数为16。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采用本发明的自行力车可用相对小的驱动力取得同样的传动比,比骑行同规格的传统自行力车在通过单位路程时更轻松,省力;链轮与中轴之间的转速比为多少,链轮的速度即为几倍。本发明为促进自行力车产业升级,为倡导绿色出行,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途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齿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连轴齿轮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所示实施例的互动齿轮套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端轴承;2:轴承外支撑套;3:链轮;4:支撑轴承;5:第一隔套;6:互动齿轮套轴;7:轴承外套;8:支撑轴承;9:固轴齿轮;10:第二隔套;11:主轴;12:第一紧固件;13:第三隔套;14:轴承;15:第四隔套;16:连轴齿轮;17:固轴齿轮;18:第四隔套;19:支撑轴承;20:第五隔套;21:第二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变速器结构包括:端轴承1、轴承外支撑套2、链轮3、第一支撑轴承4、第一隔套5、套轴互动齿轮6、轴承外套7、第二支撑轴承8、固轴齿轮9、第二隔套10、主轴11、第一紧固件12、第三隔套13、轴承14、第四隔套15、齿轮轴16、连轴齿轮17、第四隔套18、支撑轴承19、第五隔套20、第二紧固件21。
其中,端轴承1、轴承外支撑套2、链轮3、第一支撑轴承4、第一隔套5、互动齿轮套轴6、轴承外套7、第二支撑轴承8、固轴齿轮9、第二隔套10都设置于主轴11上;
具体的:端轴承1套设于主轴11的左端,其外再套设轴承外支撑套2;
轴承外支撑套2与链轮3连接为一体,互动齿轮套轴6的延伸段61外套设第一支撑轴承4,第一支撑轴承4的右侧通过第一隔套5将其与套轴互动齿轮6隔开,
套轴互动齿轮6的轴向延伸段上设置有外螺纹,旋入其右侧的轴承外套7的内螺纹中与其连接为一体;链轮3通过轴承外支撑套2的内螺纹旋入互动齿轮套轴6的延伸段61一侧的外螺纹上;轴承外套7的右侧套设第二支撑轴承8,第二支撑轴承8套设于主轴11上,其右侧是套设于主轴11上的固轴齿轮9,固轴齿轮9通过键连接固定、定位于主轴11上,并通过第二隔套10与轴承101隔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申章,未经王申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97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