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功率LED散热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08750.1 | 申请日: | 201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5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游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庆微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丁建春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led 散热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的散热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功率LED散热单元。
背景技术
现在阶段,在全球追求健康,环保压力,能源危机极大的情况下,半导体照明已被世界公认为一种健康节能环保的重要途径,正以更快的速度拓展其应用范围。
现有技术中,LED芯片由于具有发光效率高、环保节能、使用寿命长等效果而广泛应用,随着大功率LED的应用,因大功率LED芯片亮度较高,因此,其伴随产生的热量也较高,如不及时将产生的热量导出,不仅会影响LED芯片的使用寿命,并且,容易使LED照明装置的各元器件烧坏。
中国专利CN201531852U公开了一种LED照明装置,其将LED封装体的底座通过金属连接体与散热件连接,由于LED芯片的安装体一般由导电涂层和安装基板组成,安装基板具有绝缘和固定LED芯片的作用,因此,如要将安装基板中的绝缘层部分去掉,则会造成工艺复杂,增加LED芯片的安装难度,不利于LED芯片的生产和安装。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安装方便和散热效果非常好的大功率LED散热单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功率LED散热单元,其中,包括安装基板、导热绝缘层和铜柱;所述导热绝缘层固定设置在所述铜柱的侧面,所述铜柱用于固定安装外部的LED芯片;所述安装基板设置至少一金属过孔,其一面连接所述铜柱,另一面连接外部的散热装置。
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大功率LED散热单元中,还包括所述LED芯片,其通过银胶固定设置在所述铜柱的上底面,所述铜柱的下底面与所述安装基板固定连接。
应用于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大功率LED散热单元中,还包括一封装体,用于封装所述LED芯片。
应用于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大功率LED散热单元中,还包括所述散热装置。
应用于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大功率LED散热单元中,所述散热装置为一第二金属层;所述安装基板包括一绝缘板层,其邻近所述铜柱的一面设置有第一金属层;并且,所述第一金属层通过金属连接体与所述铜柱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层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远离所述铜柱的一面,所述至少一金属过孔,连通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设置。
应用于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大功率LED散热单元中,所述金属连接体为焊锡,所述第一金属层通过焊接与所述铜柱相固定。
应用于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大功率LED散热单元中,所述金属连接体与所述铜柱的形状和大小相一致设置。
应用于上述各技术方案,所述的大功率LED散热单元中,所述第二金属层设置若干散热鳍片。
应用于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大功率LED散热单元中,所述金属过孔填注满相同金属。
应用于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大功率LED散热单元中,所述安装基板为双面PCB板,其包括一绝缘板层,所述绝缘板层由玻璃纤维材质制成。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通过在所述安装基板设置至少一金属过孔,通过设置的各金属过孔,可以金属连接用于固定LED芯片的所述铜柱和外部的散热装置,使LED芯片生产的热量可以通过各金属部件导出空气中,从而可以加速散热速度,使LED芯片内部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达到使大功率LED芯片散热效果好,并且,使大功率LED芯片产品的生产工艺非常简单,并且,安装也非常方便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功率LED散热单元,所述大功率LED散热单元包括安装基板、导热绝缘层和铜柱,所述大功率LED散热单元应用于大功率LED芯片的散热,使大功率LED芯片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从而不会因为过热而使大功率LED芯片和与其相连接、或与其邻近安装的元器件烧坏,延长LED芯片的使用寿命。
其中,所述导热绝缘层固定设置在所述铜柱上,所述铜柱用于固定安装外部的LED芯片,例如,对应每一LED芯片102,设置一铜柱103,其中,所述导热绝缘层104固定设置在所述铜柱103的侧面上,即包覆在所述铜柱103的侧面,用于隔绝所述铜柱103与各引脚105之间的电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庆微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庆微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87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