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造空心芯棒的无缝钢管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08220.7 | 申请日: | 201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6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龙功名;李阳华;陈绍林;冉旭;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24 | 分类号: | C22C38/24;B21B23/00;C21D8/10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43101 | 代理人: | 邹小强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造 空心 无缝钢管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行业无缝钢管的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空心芯棒的合金化高强度高韧性调质无缝钢管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芯棒是轧管机组最重要的变形工具之一,芯棒与轧辊共同作用,将穿孔后的管坯轧制成各种尺寸的无缝钢管。轧制过程中芯棒的服役条件十分恶劣,其表面承受着压应力、摩擦力和冷热交变应力,其工作状态为高压和高温,同时与管坯内壁接触产生摩擦磨损。因此,对芯棒的使用性能要求非常高,需要有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耐磨性以及抗疲劳抗腐蚀性。目前,使用的大直径芯棒大多是实心的,经锻造成型,特别是Φ280mm以上规格的大口径芯棒制造难度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空心芯棒的无缝钢管及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制造空心芯棒的无缝钢管,成分以质量%计,具体有:C:0.28~0.33、Si:0.45~0.65、Mn:0.40~0.60、P:0.025≤、S:0.02≤、Cr:3.00~3.30、Mo:0.45~0.55、V:0.20~0.30、Cu:0.15≤、Ni0.20≤,其余部分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合金化高强度高韧性调质无缝钢管化学成分设计:
C:C是钢铁材料中提高强度最基本,也是最廉价的合金元素,由C或通过溶入Fe的晶格以固溶强化提高钢的强度,或者由过饱和Fe-C固溶体中析出碳化物以析出强化提高钢的强度。C对提高钢的淬硬性和淬透性的作用十分明显,随着钢中C含量的提高,钢的强度增加,而韧性、焊接性和塑性则随着碳含量增加而降低。
Mn:Mn是奥氏体稳定化元素,它在临界区时会向奥氏体中扩散,使得Mn和C同时在奥氏体中富集和均匀化,故增加了奥氏体在随后冷却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推迟珠光体的形成。Mn既能以固溶状态存在,也可以进入渗碳体中取代一部分Fe原子,还能形成硫化物,它的作用主要是增强奥氏体稳定化,延长其转变孕育期,降低马氏体转变时的临界冷却速率,提高材料的淬透性。
Si:Si元素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在临界区加热时,Si更倾向于分布在铁素体而不是奥氏体中,因而奥氏体晶粒边缘Si贫化,当在贝氏体相变区等温时,这个边缘优先向铁素体转变,同时向奥氏体晶粒内部排碳,使奥氏体碳浓度增高,稳定性增强。Si分布在铁素体中,提高铁素体中碳的化学位,促使铁素体中的碳向奥氏体内部扩散,奥氏体中的碳浓度升高,使奥氏体具有更高的稳定化倾向,为淬火工艺作准备。
Cr:Cr使γ相区缩小,使铁碳平衡相图中的共析点和碳在奥氏体内的溶解度向低碳方向即相图的左方移动。Cr是强烈形成碳化物的合金元素,它将降低共晶碳量,防止粗大初生碳化物的产生,保证碳化物形成高硬度的孤立状的(Cr,Fe)C型理想抗磨相。选择好适宜的Cr/C值是十分重要的。同时Cr溶解在奥氏体中,起到强化基体、增加合金淬透性的作用。
Mo:Mo可使钢的C曲线右移从而显著地提高钢的淬透性,其作用强于铬而次于锰。Mo也使钢的C曲线的珠光体转变部分与贝氏体转变部分发生分离,显著抑制珠光体和铁素体转变,在钢中主要以碳化物的形式存在,弥散地分布在基体中强化基体,提高钢的硬度。Mo在钢中还能够有效地细化铸态组织,提高断面的均匀性,稳定提高回火稳定性,在相变过程中能减缓马氏体板状基体结晶周界碳化物析出,从而改善钢的冲击韧度,提高综合性能。
V:V在提高耐磨性上,V主要是通过VC的析出,把强度和耐磨性进一步提高,VC是一种硬度很高的固溶质点,它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提高基体硬度从而相应地提高耐磨性,尤其是磨料磨损的耐磨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空心芯棒的无缝钢管生产方法,它包括:管坯下料→环形炉加热→曼式穿孔机穿孔→皮尔格轧机轧管→切皮尔格头→步进式炉加热→定径机定径→热处理→矫直→锯切→内外表面处理→人工检验→超声涡流自动组合探伤→人工复检→清洁、标识、包装→入库。
其具体步骤如下:
A、钢坯加热分预热、加热、均热过程。预热温度随炉温,时间5~6小时;加热分为四段:加热一段温度1020℃±10℃、时间1~1.5小时,加热二段温度1150℃±10℃、时间1~1.5小时,加热三段温度1220℃±10℃、时间1~1.5小时,加热四段温度1280℃±10℃、时间1~1.5小时;均热段温度1270℃±10℃、时间1~1.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未经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082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溅镀设备的旋转靶装置
- 下一篇:冷藏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