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urbo码并行交织器及其并行交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3964.1 | 申请日: | 201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2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3/29 | 分类号: | H03M13/29;H03M13/27;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urbo 并行 交织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的Turbo译码处理技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Turbo码并行交织器及其并行交织方法。
背景技术
Turbo码是LTE中一种重要的信道编码方式,其特征是编译码复杂度高,时延大,但误码性能优异,适合于大数据量的长码块及对时延要求不高的数据传输。Turbo码的成功在于它能很好地满足香农信道编码理论中的随机性条件,并且采用了迭代译码的方式来获得编码增益,因此能够获得逼近香农限的极限性能。
图1是Turbo译码器的结构示意图,由两个软输入软输出(SISO)的RSC码分量译码单元组成,中间通过交织器和解交织器相连,进行迭代译码。译码单元1所输出的外赋信息apri1作为译码单元2的先验信息,辅助其译码;同样,译码单元2所输出的外赋信息apri2作为译码单元1的先验信息,如此反复迭代进行译码。译码单元1和译码单元2的硬件结构完全相同,在硬件实现时可以采用分时复用,节省硬件资源。译码单元1和译码单元2中主要是实现对数域的Max-Log-Map算法,其中将乘法和指数运算简化为加法和取最大值的运算,从而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利于硬件实现。对于并行的Turbo译码器而言,其核心就是要在译码单元1和译码单元2中设置多个并行的Max-Log-Map计算单元,使之同时对同一码块数据进行分段译码。
交织器在Turbo译码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直接影响Turbo译码器的性能。LTE采用的是二次置换多项式(Quadratic PermutationPolynomial,QPP)交织器,这种交织器是无争用(Contention-free,CF)交织器的一种,其表达式为∏(i)=(f1·i+f2·i2)mod K(式1-1),其中i和∏(i)分别为交织前和交织后的序号;K为码块的长度;f1和f2是两个参数,具体可以根据码块长度K确定。即,假设长度为K的比特流c0,c1,...,ck-1,交织器的输出c′0,c′1,...,c′k-1,则c′i可以表示为c′i=c∏(i)。
LTE系统要求支持100Mbps以上的峰值数据速率,这对信道编码译码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LTE中的Turbo码必须采用并行译码算法。对于Turbo码并行译码而言,交织器的设计也要适应其并行译码的要求,发明人发现在相关技术中,还没有一种能有效进行并行交织的Turbo码交织器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urbo码并行交织器及其并行交织方法,以至少解决上述不能有效地进行并行交织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Turbo码并行交织器,包括:交叉单元,用于产生并行读取数据的列地址,以及用于对读取的数据进行行交叉的各行的行地址,将所述列地址作为读地址输入到码块CB矩阵单元,将所述列地址进行延迟后作为写地址输入到所述CB矩阵单元,将各行的所述行地址输入到转换输出单元,以及将各行的所述行地址进行延迟后输入到转换输入单元;转换输出单元,用于接收所述CB矩阵单元输出的各行数据,根据各行的所述行地址,将读取的各行数据进行行间交叉,并将交叉后的数据输入到并行匹配MAP单元做MAP计算,其中,所述各行数据为所述CB矩阵单元根据所述读地址读取的;转换输入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交叉单元的延迟后的各行的所述行地址,根据延迟之后的行地址将所述并行MAP单元进行MAP计算后输出的各行数据进行行间交叉,并将交叉后的各行数据作为先验信息按照所述写地址写入到所述CB矩阵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39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装置
- 下一篇:自动验证千兆和万兆混合网络控制器正确性的系统和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