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适应路面的变径车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0940.0 | 申请日: | 201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4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魏毅龙;程志红;曹洁洁;毕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B19/00 | 分类号: | B60B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惠芬 |
地址: | 2211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适应 路面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直径车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凹凸不平复杂路面环境中自动适应的变径车轮。
背景技术
在井下、行星表面或其他复杂路面环境中,对车体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刚性定半径车轮,在平整的硬质路面可以运行自如,但在凹凸不平的复杂路面,车轮则会受到冲击且平稳性差,尤其在沼泽、沙地等松软地面,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打滑或沉陷,影响车体的运行。为解决这一难题,近几年出现大量充气轮胎和腿式,履带式车轮,但这类新型车轮多数只能在特定的地形条件下运行,应用范围小,仍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邓宗全、高海波等研究的探测车弹性可自动伸缩变直径车轮,以及高峰、崔莹等研究的可变直径轮,通过控制轮径的变化,可变直径轮在有轮缘和无轮缘之间变换,有效适应多种特殊地面环境。但是这种变径方法驱动复杂,实现的变径范围小,大径状态下轮缘不平整。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适应性强、灵活性高的自动适应路面的变径车轮。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变直径车轮,包括构成车轮的多个外轮片,多个外轮片之间设有与其个数相同的多个内轮片,多个外轮片与多个内轮片之间铰接有使车轮变径的连杆轮片,多个内轮片的中部均设有一个固定于中心轮毂圆周上的伸缩支撑杆,中心轮毂端面上设有与每个内轮片相连的多个曲柄滑块机构,并设有驱动多个曲柄滑块机构的驱动装置,曲柄滑块机构的连杆一端与内轮片以转动副连接,另一端与曲柄以转动副连接。
所述的多个外轮片和多个内轮片的个数相同,均为3~8个;所述的伸缩支撑杆由I连杆、II连杆、III连杆套合组成。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高了车轮的适应性能,有效解决了现有车轮在井下、行星表面或其他复杂路面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该车轮通过控制电机驱动曲柄转动的角度,由曲柄滑块机构并联带动片内轮片沿径向扩张或收缩,从而实现轮径连续可变。在变径过程中体现了普通车轮所不具备的多种优越性能,可实现扩径越障、步履越障、包容越障等,增强了车轮对不同路面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多个曲柄合并为一个构件,结构对称,位于机架中心,多个独立的曲柄滑块单元运动过程中互不干扰,有效节省了空间。具体优点如下:
(1)在机架与内轮片之间安装与内轮片数量相同的曲柄滑块机构,充分利用了车轮内部空间,由滑块带动内轮片径向运动,最终实现变直径车轮的轮径连续可变。
(2)仅由一个电机驱动,驱动与控制简单可靠,且车轮具有1~2.1倍的轮径连续变化。
(3)小径工作状态下成普通的刚性车轮,适用于平稳路面、运输空间小的情况;大径状态下轮缘仍连续且具有较高的轮缘平整度,可抵抗下沉,越过较高的障碍,用于路面复杂场合,有效增强了越障能力。
(4)变径过程中外轮片具有多自由度,使刚性车轮轮缘赋予自由度柔性化,从而使刚性车轮具有一定的自适应地面的特性,采用包容越障、步履越障及扩径越障等方法在路面上行驶,可起到缓冲吸振的作用,多自由度的复杂性给车轮的性能与应用留下广阔的空间。
(5)可应用于滩涂、沼泽、沙地等特殊路面的车辆,以及救灾机器人、行星探测车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径向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小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大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轮片,2-连杆轮片,3-内轮片,4-I连杆,5-II连杆,6-III连杆,7-伸缩支撑杆,8-连杆,9-曲柄,10-变径轮轴,11-中心轮骰,12-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09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