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抖动脉宽调制控制器的数字锁相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81314.5 | 申请日: | 201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8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发;林建炜;钟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L7/08 | 分类号: | H03L7/08;H03L7/099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沙田香港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抖动 脉宽调制 控制器 数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锁相环(PLL),特别涉及使用脉宽调制(PWM)控制的数字锁相系统。
【背景技术】
锁相环(PLL)被广泛用于为各种系统产生时钟。最近,模拟PLL已经被数字PLL代替。这种数字PLL的数字控制较少受噪音影响,且耗能较少。
但是,数字锁相系统有量化误差,这会导致有限相位误差。这种量化误差不会出现在模拟系统里。由数字振荡产生的这种有限相位误差出现在输出时钟上。但是,这种有限的相位误差会被反馈分频器放大,并被施加到相位比较器。对输入时钟的跟踪能力弱,最终导致周期抖动(period jitter)增加,形式上就是大的近端相位噪声(close-in phase noise)。
图1是在现有技术的一个数字锁相系统里的估计相位噪声曲线图。相位噪声被绘制成一个偏移振荡器中心频率(如2.4GHz)的偏频函数。图1显示相位噪声在低的偏频上很高。但是,对大频偏来说,这种相位噪声很低。
近端相位噪声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是使用delta-sigma调制器(DSM)来控制数字数值的最低有效位(LSB),该数字数值作为数字控制振荡器(DCO)的输入。DSM反馈时钟以改善量化误差,并降低有限相位误差。越低的有限相位误差(其被反馈分频器放大)会导致在前端更准确的相位跟踪,从而降低近端相位噪声。
图2是现有技术的一个使用delta-sigma调制器(DSM)的数字锁相系统里估计相位噪声的曲线图。与图1内的标准数字相位系统(点线)相比,DSM(实线)有一个更低的近端相位误差,在此例子里减少了大约30dB的相位误差。
但是,DSM产生一个更大的远端相位误差,从图2内较高频率上可以看出。通过DSM,相位噪声从近端被转移到远端。当使用较高频率时,周期抖动(period jitter)可能更高。DSM运行得越靠近输出时钟的频率,从近端转移到远端频率区域的相位噪声越大。
DSM的另一个问题是DSM在高频率上运行,在这些高频率上运行需要较高耗能。当DSM与逻辑系统如系统单芯片(SOC)集成在一起时,高速逻辑会施加压力在逻辑系统上。
期望有一种数字锁相系统,其能够改善相位跟踪,而不会将相位噪声从近端转移到远端频率区域。期望有一种代替delta-sigma调制器(DSM)的控制电路。期望有一种只有极少电路在高频率上运行的控制电路,其能够降低能耗和电路复杂性。也期望有一种使用抖动(dithering)来降低杂散噪声(spur noise)的控制电路。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个数字锁相系统里的估计相位噪声的曲线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一个使用delta-sigma调制器(DSM)的数字锁相系统里的估计相位噪声的曲线图。
图3是一个具有脉宽调制(PWM)控制的数字锁相环(PLL)的示意图。
图4是显示数字控制振荡器(DCO)运行的曲线图。
图5显示PWM控制器。
图6显示使用一个并-串行(parallel-to-serial)移位寄存器由PWM控制器20产生的脉冲。
图7是一个简单例子的由PWM控制器产生的LSB波形。
图8是一个更复杂例子的由PWM控制器产生的LSB波形。
图9A-B显示LSB的脉宽调制如何改变来自数字控制振荡器(DCO)的输出时钟频率。
图10显示一个随机化的PWM控制器。
图11显示随机选择的和调整的LSB波形的抖动(dithering)。
图12是一个并-串行移位寄存器的示意图。
图13是一个PWM数字锁相系统和delta-sigma调制器(DSM)系统的相位噪声图。
图14是由数字控制振荡器输出的时钟的功率谱曲线图。
【发明详述】
本发明涉及改进的数字锁相系统。根据特定实施的上下文及其要求,以下描述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作和使用本发明。对优选实施例的各种改进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在此定义的普遍原理可以被应用到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发明不是意在受限于在此所示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属于与在此披露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一致的最广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813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