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楔式制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73013.8 | 申请日: | 2010-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9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金锺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T1/06 | 分类号: | B60T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若华 |
| 地址: | 韩国首尔市江南区驿三***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楔式制动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确保电子楔式制动器稳定的操作性并改善耐用性的电子楔式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在12V的相对低的电压下制动车辆的前轮,如图1和2所示,已经提出一种使用自增力效应的电子楔式制动装置。
在该装置中,固定的下楔体500作为基体,当连接弹簧504沿着支撑滚子508的倾斜面通过将电机502的转动力转换成直线运动力移动上楔体506时,制动盘512被压在内制动块510和外制动块514之间,且制动盘512的转动力被施加到上楔体506上以便进一步旋转,其中所述转动力进一步沿着支撑滚子508的倾斜面移动上楔体506,从而产生了压紧制动盘512的自增力效应。
当在前方制动时,自增力效应通过将上楔体506沿着图1中的倾斜面向右移动获得,当在后方制动时,自增力效应通过将上楔体506沿着所述倾斜面向左移动获得。在这种结构中,连接弹簧需要在向后的方向上弯曲进而制动。如此,连接弹簧504需要像片簧一样的柔性和足够的刚性以承受电机502的轴向压力。
然而,由于连接弹簧504的刚度的增加,弹簧的功能被消弱。同时,如果弹簧太柔,则弹簧可能刚度不足。因此,后制动可能比较困难或连接弹簧504在前制动中由于弯曲而折断。
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信息只是为了加强理解本发明的通用技术背景,不应认为或任何形式的暗示为这些信息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楔式制动装置,其通过增加电机的轴向刚度同时保持用来自电机的力驱动上楔体的连接弹簧的弹簧效果,使得增加部件的安全性和确保耐用性以及制动中的平顺的操作性成为可能。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楔式制动装置,其包括将电机的转动力转换成直线运动力的连接器;一端连接到上楔体而另一端连接到所述连接器的连接弹簧;支撑元件,其从所述连接器向着所述上楔延伸以支撑连接弹簧的与面对上楔体的表面相对的面。
所述上楔体的运动角度可以大于所述电机的安装角度,且所述差值在10度以内。
上楔体的移动角度可以设定为与所述电机的安装角度相同,所述上楔体可以进一步装配有附加支撑元件,其向着连接器延伸以支撑所述连接弹簧的面对上楔体的表面。
在这种结构中,所述支撑元件和所述附加支撑元件可以形成为在尺寸上相互重叠,同时连接弹簧在他们之间。
本发明通过增加电机的轴向刚度同时保持用来自电机的力驱动上楔体的连接弹簧的弹簧效果,使得增加部件的安全性和确保耐用性以及制动中的平顺操作性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本质和特征,下面将参考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电子楔式制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电子楔式制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楔式制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装置的角度关系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实施方式的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其中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尽管本发明结合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应当理解,该说明不是将本发明限制在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反,本发明不仅包含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而且还包含各种选择,改进,等同以及其他实施方式,这些都包含在由随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参见图3,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连接器3,其将电机1的转动力转变成直线运动力;连接弹簧7,其一端连接至上楔体5而另一端连接至连接器3;和支撑元件9,其从连接器3向着上楔体5延伸。所述连接弹簧7被栓接在上楔体5上。
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提供有两个连接弹簧7。每个连接弹簧包括一拉长的条形部分,所述条形部分具有两个相对的表面。如图所示,其中的一个表面面对上楔体5,而另一个表面13远离上楔体5。一个支撑元件9提供在表面13上以支撑弹簧7。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上楔体5的移动角大于电机1的安装角且所述差值在10度以内。在前述结构中,上楔体被构造成沿着其斜面15运动,而连接弹簧7沿着电机1的轴向运动,电机1的轴向与电机1的安装角有关。如此,借助一参考面或参考线,上楔体5的移动角等于由滚子11支撑的倾斜面的角度;而电机1的安装角等于连接器3的直线运动角度和弹簧7的移动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未经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30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媒体系统及遥控器搜寻方法
- 下一篇:基于PI实时数据库的温度巡检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