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鱿鱼内脏提取的小肽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和作为海洋水产饲料蛋白源的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72510.6 申请日: 2010-09-01
公开(公告)号: CN102180945A 公开(公告)日: 2011-09-14
发明(设计)人: 张偲;罗雄明;尹浩;齐振雄;李庆欣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K2/00 分类号: C07K2/00;C07K1/36;C07K1/34;C07K1/16;A23K1/18
代理公司: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代理人: 潘伟健
地址: 510301 ***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鱿鱼 内脏 提取 及其 制备 方法 组合 作为 海洋 水产饲料 蛋白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小肽物质,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鱿鱼内脏提取的小肽及其制备方法,还涉及这种物质的组合物以及该组合物作为海洋水产养殖中的饲料蛋白源的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远洋渔业的迅速发展,鱿鱼的捕获量逐年增加,2009年鱿鱼捕获量已超过30万吨,成为我国主要的水产品加工原料。但是我国的鱿鱼加工技术含量低,在加工处理获得鱼花、鱼干、咸鱿鱼、罐头及调味品等产品后,一般有20%~30%的废弃物(内脏、头、足、表皮和皮墨汁等),这些废弃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糖等营养物质,据珠海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吴莉敏(《农产品加工》,2007(8):94-96)研究表明,每100g鱿鱼内脏中含脂肪21.15g,蛋白质21.24g,钙51.46mg,铁609.07μg和磷95.88μg等。但这些物质极易腐烂变质并且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镉。通常对这些废物的处理方法是就地掩埋,这样不但对渔业资源是巨大浪费,而且还存在着环境污染的隐患。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鱿鱼废弃物并进行高值化综合利用越来越受到国民与社会的重视。

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王彩理等(《水产养殖》,2003,24(5):40-41)研究鱿鱼内脏液化蛋白对南美白对虾的诱食性,发现鱿鱼内脏浆的诱食效果最佳,强于甜菜碱、牛磺酸和大蒜素。上海水产品加工技术开发中心的王建中等(《中国海洋药物》,1999,1:55-58)在对鱿鱼内脏的综合利用研究中,利用鱿鱼内脏及其它废弃物进行自生酶水解,开发了鱿鱼油、内脏水解液,并解决了从水解液中去除镉的难题。中国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制品安全性实验室的刘春娥等(《食品工业科技》,2004,9(25):83-86)在鱿鱼内脏蛋白质酶解工艺的研究中,以氨基酸得率为主要指标,采用不同蛋白酶对鱿鱼内脏蛋白质进行了水解工艺研究。研究表明,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具有较好的分解效果,氨基酸转化率可达到50%以上。浙江工商大学的励建荣等人的专利:一种秘鲁鱿鱼内脏综合利用技术(申请号:200610053372.6),将鱿鱼内脏蒸煮,酶液化,加热,离心等步骤,得到的下层鱿鱼多肽制成用于水产动物饲料蛋白源的鱿鱼膏,对对虾的饲喂试验表明,添加鱿鱼膏能明显增加饵料的摄取量,提高幼虾的存活率和体重。福建融鑫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苏祖凤的专利:一种用鱿鱼内脏制备水产饲料诱食剂的生产方法(申请号:200810071073.4),通过将鱿鱼内脏蒸煮、静置、自然酶解发酵,油料分离后的沉淀进行80~90℃和60~65℃两次低温真空浓缩。

由于现有的饲料蛋白源的制作工艺中主要采取酶解后高温蒸煮、浓缩的方式获得,这些工艺过程容易使蛋白质变性,产生胶原蛋白,不仅降低了营养成分,而且大大损害了产品对水产动物的诱食性。即使采用苏祖凤等人的方法,利用SJN2-2000二效蒸发器对酶解液进行二次浓缩,使蒸发温度控制在90℃以下,大大降低了浓缩温度,但是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摒弃高温蒸煮方法,利用超滤膜从鱿鱼内脏提取出一种新的小肽,另一目的是开发出该小肽的制备方法,又一目的是开发出含有该小肽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我们将日本鱿鱼(Todarodes pacificus)内脏经有机溶剂脱脂后,用爱尔卡酶和胰蛋白酶酶解,然后用超滤膜过滤脱脂后的酶解液,再用凝胶色谱分离纯化,得到含有氨基酸结构片段-ILGGSDPKHYTG-的小肽物质,加入山梨酸钾搅匀、干燥。将本发明小肽、豆粕粉、玉米粉、淀粉、鱼粉等按配比制粒,得到的组合物可用作海洋水产养殖饲料蛋白源,对鱼虾贝类等有非常好的诱食作用,从而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鱿鱼内脏提取的小肽,其特征是含有氨基酸结构片段-ILGGSDPKHYTG-,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1400~5800,并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得到:(1)将日本鱿鱼内脏搅碎,加水搅匀,用石油醚或正己烷或石油醚和正己烷的混合溶剂脱脂,去除有机溶剂层,水层在室温下晾1~3小时,50~60℃下烘1~3小时,加入温度为50~60℃的水,调节pH值至8.0~8.5,然后在50~60℃保温状态下,按每克原料2000~3000单位的比例用爱尔卡酶酶解1~3小时后,再按每克原料2000~3000单位的比例用胰蛋白酶酶解1~3小时,去除不溶物质,得到酶解液;(2)将步骤(1)得到的酶解液用截留分子质量18000Da超滤膜过滤,再用凝胶色谱分离纯化,得到含有氨基酸结构片段-ILGGSDPKHYTG-的小肽物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725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