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客车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8766.X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1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覃美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蓝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B60H1/00;B60N2/005;B62D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客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客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作为清洁、环保型绿色车辆,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以及汽车生产商的极大关注。其中,以纯电动汽车经历了较长阶段的发展,技术日臻成熟,相关的技术检测标准体系已经完善,在21世纪将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得到商业化的推广应用,尤其是在市政特殊用车、固定线路的公交车、公务车队用车等领域。
但是目前在国内外,各种纯电动车均处于试运行的阶段而没有大规模的量产,其主要原因是纯电动车的动力来源是车载的蓄电池,即使采用目前性能最优良的蓄电池,其储电量对于电动车来说,续航里程仍然有限:以10~12米的公交车为例,按规定整车加上乘员总重量不能超过18吨,一般车本身重量约10~12吨,加上乘员5吨(约77人),可承载目前性能最优良的电池约2吨,其容量约200Kw·h;对于10~12米的客车,空调的驱动功率需要8~10Kw,以公交车每天运行平均12小时计,空调所消耗的电能约为100Kw·h,这样就只剩余100Kw·h用于车的续航里程,100Kw·h只够电动车运行约125Km的距离,这远远不够公交车的平均续航里程250~300Km的要求。
另一方面,对于乘车人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享用空调;或者有些乘员因自身身体条件不适宜使用空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续航里程长的电动客车,该电动客车还可供乘客自由选择是否享用空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底盘、车身、动力电池组、驱动电机及电机控制系统、空调系统,所述动力电池组给所述空调系统和所述驱动电机及电机控制系统提供电能,所述车身的车厢内分为空调区和开放区,所述空调系统调节所述空调区内空气的温度。
所述空调区设置于车厢内后部,所述开放区设置于车厢内前部,所述空调区前后设置自动门与所述开放区相通。
也可以将所述空调区设置于车厢内中部,将所述开放区设置于车厢内前部和后部,所述空调区前后设置自动门与所述开放区相通。
所述空调系统采用普通家用空调或类似于普通家用空调,其中室外机装置于车厢后部下方并固定于底盘上、室内机装置于所述空调区内上方。
所述开放区的车厢顶部装置有吸顶式风扇。
所述开放区在对应于车轮毂处设置朝向车厢外侧的观光座,对应处的车厢侧壁不设窗户而设置横向防护栏,对应观光座的车厢侧壁装置有防雨帘。
所述底盘包括车大梁和前后桥。
所述大梁中部和后部两侧分别设置电池仓以装置所述动力电池组。
所述驱动电机及电机控制系统固定于所述大梁后部中央,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轴与后桥相连接。
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外机固定于所述大梁后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客车车身的车厢内分为空调区和开放区,空调系统只调节空调区内空气的温度,可选用功率小的空调系统,大大节省空调系统所耗电能,而使提供能源的蓄电池将更多的电能分配用于车辆的续驶里程;另一方面,还可供乘客自由选择是否享用空调。
本发明空调系统选用普通家用空调或类似于普通家用空调,相比目前的车用电动空调具有更小的功率,可进一步节省空调系统所耗电能,而且价格便宜。
本发明在车厢的开放区对应于车轮毂处设置观光座位,使电动客车更能迎合各种需求的乘客。
本发明的电池组分布于大梁中部和后部两侧,使电动客车的前后载荷分配均衡,提高操纵的稳定性,亦不会占用乘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电动客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电动客车的车厢内部布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电动客车的底盘布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电动客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电动客车的车厢内部布置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电动客车的底盘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具体详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电动客车包括底盘1、车身2、动力电池组3、驱动电机4及电机控制系统5、空调系统。
底盘1包括车大梁11和前后桥12、13。车身2的车厢设置于大梁11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蓝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蓝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687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