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氟烷基碘化物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33949.8 | 申请日: | 2007-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5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村田清一郎;堀内雅可;佐藤胜之;阿部秀辉;达春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迈特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7C19/16 | 分类号: | C07C19/16;C07C17/275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熊玉兰;李连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烷基 碘化物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780008460.7(国际申请日为2007年3月9日)、发明名称为“多氟烷醇或其(甲基)丙烯酸衍生物及它们的制造方法”的进入国家阶段的PCT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氟烷基碘化物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作为多氟烷醇或其(甲基)丙烯酸衍生物的前体化合物有效使用的多氟烷基碘化物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多氟烷醇或其(甲基)丙烯酸衍生物用作表面活性剂、疏水疏油剂原料单体等。
背景技术
多氟烷醇的丙烯酸衍生物、例如CF3(CF2)7CH2CH2OCOCH=CH2作为纤维用疏水疏油剂合成单体大量地使用。另外,作为其丙烯酸酯化前体的多氟烷醇作为表面活性剂等广泛地使用(参照专利文献1)。
而且,近年有报告指出,具有这些化合物的内碳原子数8左右的多氟烷基的化合物的生物蓄积性高,在环境上具有问题,今后有其制造或使用变难的顾虑。但是据说多氟烷基的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化合物的生物蓄积性低。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1:特公昭63-222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氟烷基碘化物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多氟烷基碘化物为生物蓄积性低的具有碳原子数6以下的多氟烷基的化合物、作为多氟烷醇或其(甲基)丙烯酸衍生物的前体化合物有效使用,所述多氟烷醇或其(甲基)丙烯酸衍生物可用作表面活性剂或疏水疏油剂原料单体等。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通式
CnF2n+1(CH2CF2)a(CF2CF2)b(CH2CH2)cI [I]
(这里,n为1~6的整数,a为1~4的整数,b为1~3的整数,c为1~3的整数,CnF2n+1基的相邻基团为CH2CF2基)所示的多氟烷基碘化物。
多氟烷基碘化物[I]通过使乙烯与通式[II]所示的末端碘化化合物加成反应来制造。
CnF2n+1(CH2CF2)a(CF2CF2)bI [II]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多氟烷基碘化物可有效的用作作为表面活性剂或疏水疏油剂原料单体等使用的多氟烷醇或其(甲基)丙烯酸衍生物的前体化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多氟烷基碘化物[I]通过使乙烯与通式
CnF2n+1(CH2CF2)a(CF2CF2)bI [II]
所示的末端碘化化合物加成反应而制造。乙烯的加成反应通过在过氧化物引发剂的存在下使加压乙烯与上述化合物[II]加成反应而进行,其加成数也决定于反应条件,为1~3、优选为1。应说明的是,反应温度与所用引发剂的分解温度也有关系,但反应一般在约80~120℃下进行,在使用低温下分解的过氧化物引发剂时,能够发生80℃以下的反应。
过氧化物引发剂为过氧化叔丁基、双(叔丁基环己基)过氧化二碳酸酯、过氧化二(十六烷基)二碳酸酯、二正丙基过氧化二碳酸酯、二异丙基过氧化二碳酸酯、二仲丁基过氧化二碳酸酯等,从反应的进步性和控制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上述化合物[II]以约1~5摩尔%的比例使用。
应说明的是,上述末端碘化化合物[II]经过以下一系列的工序合成。
(1)在上述过氧化物引发剂(相对于原料化合物为0.1~0.5摩尔%的使用量)的存在下使通式CnF2n+1I(n:1~6)所示的多氟烷基碘化物与偏二氟乙烯反应,获得通式
CnF2n+1(CH2CF2)aI [II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迈特株式会社,未经优迈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39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