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柴油发动机的电热塞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3411.7 | 申请日: | 2010-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6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斯蒂法诺·卡萨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P19/02 | 分类号: | F02P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柴油发动机 电热 | ||
1.一种使用柴油发动机(134)中的电热塞(32、34、36、38)的方法,包括:
-提供通过电热塞(32、34、36、38)的电流;
-测量该电流;
-利用测量的电流值计算跨过电热塞(32、34、36、38)的电压;和
-利用计算的电压控制通过电热塞(32、34、36、38)的电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还包括测量电源(52)的电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还包括测量跨过监控电阻器(70、72、74、76)的电压,该监控电阻器(70、72、74、76)被连接在电源(52)和电热塞(32、34、36、38)之间。
4.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包括调制通过电热塞(32、34、36、38)的电流的脉宽。
5.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包括使用预定的线束(153、155、157、159)的电阻,该线束(153、155、157、159)被连接在电热塞(32、34、36、38)和电源(52)之间。
6.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还包括根据用于使电热塞(32、34、36、38)升温的预定的升温电压值(150、152)调整流过电热塞(32、34、36、38)的电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温电压值(150、152)包括第一电压(150)和第二电压(152)。
8.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还包括根据用于将电热塞(32、34、36、38)保持在预定温度的预定标称电压值(151)调整流过电热塞(32、34、36、38)的电流。
9.一种使用柴油发动机(134)的方法,包括将柴油喷射到柴油发动机中,和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使用电热塞(32、34、36、38)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制造电热塞控制单元(30)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测量预定的线束的电阻(153、155、157、159),该预定的线束电阻(153、155、157、159)包括在电源(52)和电热塞(32、34、36、38)之间的电连接线,并且将所测的电阻值储存到电热塞控制单元(32、34、36、38)中,用于控制通过电热塞(32、34、36、38)的电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还包括在不同温度测量电热塞(32、34、36、38)的电阻值;和
将在不同温度下测得的电热塞(32、34、36、38)电阻值储存到电热塞控制单元(30)中。
12.一种电热塞控制单元(30),包括:
-用于测量通过电热塞(32、34、36、38)的电流值的端口(202),
-用于储存被测的电流值的存储单元(204),和
-控制单元(208),用于利用被储存电流值计算电热塞(32、34、36、38)电压,和用于利用被计算出的电压控制通过电热塞(32、34、36、38)的电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热塞控制单元(30),其特征在于,
该控制单元(208)包括一个栅极驱动单元(44),用于调制通过电热塞(32、34、36、38)的电流的脉宽。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电热塞控制单元(30),其特征在于,
电热塞控制单元(30)还包括串联连接在电源(52)和电热塞(32、34、36、38)之间的监控电阻器(70、72、74、76)和晶体管(62、64、66、68)。
15.一种柴油发动机,包括:
-插入柴油发动机的燃烧室(136)内的电热塞(32、34、36、38),
-连接至电热塞(32、34、36、38)的电源(52),和
-如权利要求12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热塞控制单元(30),用于控制通过电热塞(32、34、36、38)的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34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