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式变速箱集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1086.0 | 申请日: | 201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1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魏有志;符东江;许晶伟;谷占海;刘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02 | 分类号: | B65D88/02;B65D90/00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7006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变速箱 集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速箱仓储、物流用集装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通过调整后支撑位置适应不同长度、不同型号的变速箱放置的可调式变速箱集装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变速箱专用集装架只能放置外形近似、长度统一的变速箱总成。由于现在企业所生产变速箱系列品种较多,不同型号的变速箱总成需设计制造不同规格及支撑形状的专用集装架,以满足仓储、物流的需要。为满足物流周转,集装架数量规格巨大,占用大量资金和仓储场地资源。给变速箱制造企业带来运营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变速箱集装架不能适应放置不同型号变速箱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调式集装架,其不仅能放置不同型号的变速箱,而且能简单快速的调整切换到所需变速箱的放置状态。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可调式变速箱集装架,包括立柱以及底部的主梁,其特征在于主梁上设置相对主梁固定的前支撑以及可相对主梁活动或锁定的后支撑。
主梁上方设置与主梁平行并与各立柱连接的支架辅梁,支架辅梁上设置用于后支撑限位的两限位板;前支撑包括前支撑V型口,前支撑V型口的两侧分别焊接加强筋,加强筋焊接在支架辅梁上;后支撑包括后支撑横梁,后支撑横梁底部固定可相对主梁滑动的滑轨,滑轨下部连接可扣于主梁底部的护板,护板的长度小于滑轨的长度,后支撑横梁顶部安装后支撑V型口,后支撑V型口中部设置下支撑支架,下支撑支架通过与其垂直的下支撑支腿固定在后支撑横梁上;下支撑支腿上设置可相对其转动并可扣在两限位板上的锁止搭扣。
立柱上端设凸台,下端设可容纳凸台并与凸台同形的凹形架角。前支撑V型口、后支撑V型口以及下支撑支架都设置有橡胶缓冲垫。
本发明设计出可实现前后移动式后支撑,使后支撑可调整到不同的位置满足申请人的HW13系列、HW14、15系列、HW18/19系列变速箱总成的放置,并优化了后支撑的锁定装置结构,使其操作简单,进一步降低工序时间、降低运营成本。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减少了目前在用集装架的品种,最大满足了现有变速箱产品的发运需求,降低了包装物的资源占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集装架俯视图。
图3是V型前支撑示意图。
图4是活动后支撑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活动后支撑向后调整位置示意图。
图7是活动后支撑向前调整位置示意图。
图中:1-凸台,2-立柱,3-前支撑,4-主梁,5-凹形架角,6-支架辅梁,7-限位板,8-后支撑,9-滑轨,10-护板,11-前支撑V型口,12-加强筋,13-橡胶缓冲垫,14-后支撑V型口,15-后支撑横梁,16-下支撑支架,17-下支撑支腿,18-轴,19-锁止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可调式变速箱集装架,包括立柱2以及底部的主梁4,主梁4上设置相对主梁4固定的前支撑3以及可相对主梁4活动或锁定的后支撑8。主梁4上方设置与主梁4平行并与各立柱2连接的支架辅梁6,支架辅梁6上设置用于后支撑8限位的两限位板7;前支撑3包括前支撑V型口11,前支撑V型口11的两侧分别焊接加强筋12,加强筋12焊接在支架辅梁6上;后支撑8包括后支撑横梁15,后支撑横梁15底部固定可相对主梁4滑动的滑轨9,后支撑横梁15顶部安装后支撑V型口14,后支撑V型口14中部设置下支撑支架16,下支撑支架16通过与其垂直的下支撑支腿17固定在后支撑横梁15上;下支撑支腿17上设置可相对其转动并可扣在两限位板7上的锁止搭扣19。
立柱2上端设凸台1,下端设可容纳凸台1并与凸台1同形的凹形架角5。滑轨9下部连接可扣于主梁4底部的护板10,护板10的长度小于滑轨9的长度。
如图1所示,立柱2上端的凸台1侧面的角度,与立柱2底端的凹形架角5的侧面角度一致,凹形架角5的底部为敞开式,堆放时,凸台1和凹形架角5能较稳固的插在一起形成配合。另外敞开式的凹形架角有效降低叉车作业难度,方便对正在集装架。
后部支撑的滑轨9放在主梁4上,并在主梁4上的滑行,从而可以形成相对于前支撑3的不同位置。同时为了避免后支撑在回空时,从集装架上脱落,在滑轨9下部设计了护板10,限制了后支撑8向上方向的移动。使后部支撑只能在主梁4上滑动而不能挑起。
如图2所示,在前后两个极限位置设计了限位板7,使后支撑8准确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10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