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油炼油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7555.1 | 申请日: | 201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0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峰;戴爱临;许建民;王道国;任建松;赵国忠;金星晃;胡永志;李广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市新中瑞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24;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5 | 代理人: | 向华 |
地址: | 163458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炼油 废水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炼油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炼油污水的处理在主体工艺路线上仍采用“老三套”工艺,即“隔油-浮选-曝气”工艺路线。几十年来,随着国内对炼油污水设计应用实践及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同时也随着环保设备技术的长足进步与发展,在具体项目设计上,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但其核心理念仍沿袭了“老三套”工艺的设计思路。近年来对炼油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各单元技术、设备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隔油、除油技术及设备的发展
现有工艺的“隔油”单元主要是依靠重力分离去除污水中的浮油和分散油,采用平流式隔油池,具有除油效果稳定可靠,耐受水力冲击负荷能力强,具有一定的水质水量调节功能、一般不需要一次提升等特点;但其缺陷是占地面积较大,除油效率一般不很高。
目前,尽管平流隔油池仍在广泛使用,但由于考虑到节省占地、提高除油效率等因素,更多采用隔油调节罐、带旋流分离器的隔油罐、高效斜板隔油池、旋流除油分离器等除油设备。
(2)浮选技术及设备的发展
现有浮选单元主要为单级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浮选工艺,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乳化油。近年来,随着单级压力浮选工艺存在的释放器易堵塞、整体除油效率仍有待提高等问题,人们逐步尝试采用两级或多级串联浮选工艺。另外,随着自美国引进的涡凹气浮工艺在国内的普遍应用,对炼油污水采用“涡凹气浮+压力溶气气浮”两级串联浮选工艺,越来越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和应用。
采用“涡凹气浮+压力溶气气浮”两级串联浮选工艺,既发挥了涡凹气浮对来水水质适应性强、不存在原水杂物堵塞问题、操作方便免维护的优点,又充分利用了压力溶气气浮溶气效率高、释放气泡粒径小、对乳化油及悬浮微粒去除效率高的特点,从而可以显著提高浮选过程的整体去除效率,一般COD去除率可以达到50%以上,出水含油可达到15mg/l以下(一般单级压力溶气浮选出水含油在20-30mg/l),污水可生化性可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更好的运行条件,并获得更优质的出水指标。
(3)生化曝气技术及设备的发展
第一代炼油污水生化曝气技术主要以合建式表曝池为代表(属于典型的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该曝气工艺存在曝气充氧效率低、能耗高、出水水质差等缺点。随着高效鼓风曝气工艺和各类空气微孔扩散装置的开发应用,为满足国家对炼油污水处理达标排放要求的提高,第二代炼油污水处理装置生化曝气过程主要以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包括延迟曝气工艺)、氧化沟工艺为主,并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国家对外排污水氨氮指标的要求,逐步形成了以A/O工艺为主导的脱氨氮工艺设计理念。
目前,随着国内对各种生化曝气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实践,对具有脱氮除磷功能并具有强化出水COD水质能力的各种生化曝气工艺,逐步在炼油污水处理上得到了应用,如SBR工艺(包括各种改良SBR工艺)、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MBBR工艺、在活性污泥法后段增加接触氧化工艺等。
(4)炼油污水的三级处理
目前国内炼油污水处理装置出水水质指标普遍停留在60-80mg/l之间,部分老装置还停留在80-120mg/l之间,仅个别装置因超长的曝气停留时间在100个小时以上(如锦西石化公司)或具备氧化塘条件停留时间在2个月以上(如燕山石化、大庆石化)能够达到60mg/l以下的水平,在前述“老三套”工艺的基础上,为满足部分地区对外排指标的严格要求,部分项目尝试增加了生化曝气后段的三级处理工艺,包括混凝沉淀、絮凝过滤等工艺。
上述各单元工艺设备的组合,即为目前国内普遍认可和应用的成熟炼油污水处理工艺路线,其优点是各单元设备性能、工艺设计参数及运行管理都十分成熟可靠。
但是,由于“老三套”工艺生化段属于典型的好氧生化过程,即使A/O工艺的A段在设计和实际运行上也仅是达到缺氧池的工况条件,根据炼油污水的水质特性及国内各典型炼油污水处理装置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老三套”工艺出水COD仅能确保达到80mg/l以上的控制标准,对照国内部分地区实行的污水总排地方标准(COD≤50mg/l)而言,尚存在较大的达标差距。
另外,根据国家对各主要用水排污单位节水减排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考虑到企业对节水增效、积极建设污水回用工程的实际需要,作为回用水水源的炼油污水处理装置,其出水水质直接决定了后续污水回用的工艺路线及投资规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市新中瑞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大庆市新中瑞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75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井基坑松木桩支护结构
- 下一篇:电磁高频筛稳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