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晶体管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6031.0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7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许宰硕;徐知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6 | 分类号: | H01L29/786;H01L29/12;H01L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丁香兰;庞东成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晶体管 | ||
1.一种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
布置在基板上的栅极;
在所述基板上相互隔开的源极和漏极;
使所述栅极与所述源极和漏极绝缘的栅极绝缘膜;和
通过所述栅极绝缘膜与所述栅极绝缘的半导体层,所述半导体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半导体层由(In2O3)x(Ga2O3)y(ZnO)z制成,其中0≤x≤5,0≤y≤5,0≤z≤5,
其中在所述半导体层的所述第一区域中X或Z大于Y,和
在所述半导体层的所述第二区域中Y大于X和Z。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分别是沟道区域和背沟道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栅极具有下栅极结构,其中所述沟道区域布置在所述半导体层中的所述源极和漏极之间,所述背沟道区域布置在所述沟道区域上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栅极具有上栅极结构,其中所述背沟道区域布置在所述半导体层中的所述源极和漏极之间,所述沟道区域布置在所述背沟道区域上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在所述半导体层的所述第一区域中X大于Z。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在所述半导体层的所述第一区域中X等于Z。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在所述基板上布置所述栅极,
在设置有所述栅极的所述基板上布置所述栅极绝缘膜,
在所述栅极绝缘膜上布置所述源极和漏极,其中所述源极和漏极与所述栅极部分交叠,和
在所述栅极绝缘膜上布置所述半导体层,其中所述半导体层覆盖所述源极和漏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在所述基板上布置所述栅极,
在设置有所述栅极的所述基板上布置所述栅极绝缘膜,
在所述栅极绝缘膜上布置所述半导体层,其中所述半导体层与所述栅极交叠,和
在所述半导体层上布置所述源极和漏极,其中所述源极和漏极相互隔开并与所述栅极部分交叠。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源极和漏极在所述基板上相互隔开,
在所述基板上布置所述半导体层,其中所述半导体层覆盖所述源极和漏极,
在设置有所述半导体层的所述基板上布置所述栅极绝缘膜,和
在所述栅极绝缘膜上布置所述栅极,其中所述栅极与所述源极和漏极部分交叠。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在所述基板上布置所述半导体层,
所述源极和漏极在所述半导体层上相互隔开,
在设置有所述源极和漏极的所述半导体层上布置所述栅极绝缘膜,和
在所述栅极绝缘膜上布置所述栅极,其中所述栅极与所述源极和漏极部分交叠。
11.一种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
布置在基板上的栅极;
在所述基板上相互隔开的源极和漏极;
使所述栅极与所述源极和漏极绝缘的栅极绝缘膜;
通过所述栅极绝缘膜与所述栅极绝缘的半导体层,所述半导体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含的ZnO和In2O3中的至少一种多于Ga2O3,和
其中所述第二区域包含的Ga2O3多于ZnO和In2O3中的至少一种。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区域是沟道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是背沟道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60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二维光子晶体的太阳能电池
- 下一篇:音频空间环境引擎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