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式鞍乘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4206.4 | 申请日: | 2010-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7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岩下调;早川公视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M23/02 | 分类号: | B62M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式鞍乘型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式鞍乘型车辆,该车辆将包括发动机和能够输出驱动后轮的动力的驱动电机的动力单元以配置在所述主架的下方的方式安装在主架上,该车架包括头管、主架和左右一对座椅架,其中头管能够转向地支承转向车把和轴支承前轮的前叉,主架从该头管向后下方延伸,左右一对座椅架从所述主架的后部向后上方延伸以便从下方支承驾驶员落座的乘车用座椅;并且将储存有向所述发动机供给的燃料的燃料箱配置在所述两座椅架之间。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能够从发动机和电动电机的双系统向后轮供给驱动力的混合动力式机动二轮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0221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008349号公报
在这种机动二轮车等混合动力式鞍乘型车辆中,需要用于向发动机供给燃料的燃料箱和驱动电动电机的动力驱动单元,由于填充有燃料的燃料箱和动力驱动单元的重量比较重,因此,有必要安装时使重量很好地平衡,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虽然公开了驱动电动电机的动力驱动单元被配置在乘车用座椅的下方的结构,但是没有明确燃料箱的配置,而在专利文献2中,虽然公开了在配置于乘车用座椅的下方的收纳箱的后方且所述乘车用座椅的下方配置燃料箱的结构,但是没有明确动力驱动单元的配置。而且,由于动力驱动单元产生热量,因此,在配置燃料箱和动力驱动单元时有必要考虑有效地冷却动力驱动单元。
发明内容
鉴于所述课题而提出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式鞍乘型车辆,不仅能够有效地冷却动力驱动单元,而且能够在使重量很好地平衡的前提下配置动力驱动单元和燃料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混合动力式鞍乘型车辆,其车架具有:
头管,其能够转向地支承转向车把和轴支承前轮的前叉;
主架,其从该头管向后下方延伸;以及
左右一对座椅架,其从所述主架的后部向后上方延伸以便从下方支承驾驶员落座的乘车用座椅,
包括发动机和能够输出驱动后轮的动力的驱动电机的动力单元以配置在所述主架的下方的方式安装在该车架上,
并且,将储存有向所述发动机供给的燃料的燃料箱配置在所述两座椅架之间;
本发明第一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箱配置在所述两座椅架的后部之间;
驱动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驱动单元被配置为,其至少一部分在俯视时位于所述两座椅架之间,并且其至少一部分在侧视时配置在所述燃料箱的前方;
将行驶风导向所述动力驱动单元侧的开口部设置在座椅罩的前部,该座椅罩在所述乘车用座椅的下方从前方和左右两侧覆盖所述动力驱动单元。
除了第一特征的结构之外,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在车宽度方向上隔着间隔而配置的多个散热片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突出地设置在所述动力驱动单元的表面上。
除了第一特征或第二特征的结构之外,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在上下方向上隔着间隔而配置且沿车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所述开口部设置在所述座椅罩的前部,从各开口部的上边缘向前方延伸的多个格栅与所述座椅罩连接而设置。
除了第一特征至第三特征的结构之外,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于,指向配置所述驱动电机的方向且从所述动力驱动单元延伸的高压布线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除了第一特征至第四特征的结构之外,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于,与所述车架连接并支承所述动力驱动单元的支柱在该动力驱动单元的前方被配置成沿上下延伸,在该支柱的上端部设置有能够转动地支承所述乘车用座椅的铰链机构。
除了第一特征至第五特征的结构之外,本发明的第六特征在于,低电压电池配置在所述动力驱动单元的下方且左右一对的所述座椅架之间。
除了第一特征至第六特征的结构之外,本发明的第七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单元被收容且固定在动力驱动单元壳内,该动力驱动单元壳将流通来自所述开口部的行驶风的风路形成在其与所述动力驱动单元之间,该动力驱动单元壳支承在所述车架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由于燃料箱配置在支承乘车用座椅的车架所具有的左右一对座椅架的后部之间,动力驱动单元被配置为,其至少一部分在俯视时位于两座椅架之间,并且其至少一部分在侧视时位于所述燃料箱的前方,因此能够在使重量很好地平衡的前提下配置燃料箱和动力驱动单元,而且,由于使来自设置于座椅罩的前部的开口部的行驶风导向所述动力驱动单元侧,该座椅罩在乘车用座椅的下方从前方和左右两侧覆盖动力驱动单元,因此,能够有效地冷却动力驱动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42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洒与软管的连接改进结构
- 下一篇:自接式油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