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通用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装置及传输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3515.X | 申请日: | 2010-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5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顾世敏;马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4/14 | 分类号: | H04W4/14;H04W8/18;H04W8/24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杜林雪 |
地址: | 2002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通用 移动 通信 终端 进行 数据传输 装置 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民用飞机航空电子系统,属于飞行管理、飞行业务数据传输和加载、数据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通用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装置及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代民机航空电子设备和系统的数据输入有以下三种方式:①通过专用的便携式加载器或者固定在驾驶舱里的控制单元CDU输入;②通过预加载的数据库输入,以及③通过航空数据链以无线通信的方式输入。
通过专用的便携式加载器的主要缺点是,只能在航空公司本场实现,无法在飞机运行的其他机场加载,且只能由维护人员加载,不能由飞行人员加载;飞行人员只能通过固定在驾驶舱里的控制单元CDU加载,但只能依照纸质书面文件手动输入,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较低。
预加载数据库的方式的主要缺点不仅在于只能在航空公司本场实现,且只能由维护人员加载,先天的缺点就在于实效性差,无法确保当天运行的航行数据实效性和准确性。必须提供其他手段,以便更新当日的运行所需数据。
通过航空数据链以无线通信的方式解决了上述弊端,但因航空数据链由欧美的外商专营,租赁费高昂,以国内一家仅有60架飞机的小型航空公司为例,年度通信费高达200万人民币。对于国航、东航和南航这样的大型公司,其机队数量高达数百架,使用费更为高昂。
航空数据链系统由航空天线、数据路由器、接收机、显示器和控制器等机载专用设备组成,典型的装置购置费为70-100万美元左右,配置和保养费昂贵。
当前,航空公司普遍采用了与中国电信等网络服务商签约,例如单位专用群网,通过普通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飞行业务安排的低成本方式,因此,有必要借助这一平台,开发一种通过通用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方法和输入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通用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利用通过通用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装置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
本发明完成了具有完整性、真实性、动态实时的飞行数据接收;通过有线、无线或者人工输入等方式,加载驾驶舱飞行数据;通过通用移动通信终端,实现低成本数据交互,提高运行效率,改进飞行安全;作为现有手段的有效补充,极大地减少了对航空专用数据网的依赖,降低了航空公司的运行成本,符合移动通信网络应用的技术发展方向,提高现代化水平。
实现本发明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过通用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装置,包括航空数据服务器,移动通信网络,通用移动通信终端,数据加载装置和机载电子设备,所述航空数据服务器是一台或者一组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计算机服务器,所述通用移动通信终端通过通信网络实现与航空数据服务器的通信,数据加载装置为通用移动通信终端与机载电子设备的通信介质,数据加载装置将存储在通用移动通信终端的航空数据加载到机载电子设备中。
所述航空数据服务器使用有线或者无线接入方式连接移动通信网络,为所有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接入的通用移动通信终端提供航空数据交换服务。
所述移动通信网络可以选择由国内任何移动通信服务商提供,如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电信等。
所述通用移动通信终端包含手机,PDA,上网笔记本电脑,以及其它定制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所述数据加载为下述两种方式之一,一是通过有线(USB,以太网,串口等)或者无线(蓝牙,红外等)方式连接通用移动通信终端,通过机载电子设备标准接口(如ARINC429总线)连接机载设备,将存储在其中的航空数据自动加载到机载电子设备中。二是通过MCDU这种标准机载设备手动将所需航空数据输入到机载电子设备中。
利用通过通用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装置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首先定义好所需航空数据的内容与格式,并存储在航空数据服务器中,航空数据服务器处于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状态;
数据描述格式可以采用文本数据格式,这种方式表述起来比较简单,可以在很方便的在任何数字设备上显示。缺点是很难实现数字设备自动识别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此种数据格式适用于机组人员人工阅读。手机短信可使用此种数据格式。如表1所示。
表1文本格式的数据文件示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35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