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1808.4 | 申请日: | 201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4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金旻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62;G02F1/133;H01L23/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苏华 |
地址: | 2012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面板 及其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尤其涉及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具有该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TFT-LCD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在高分辨率的条件下控制液晶显示面板的尺寸。要求液晶显示面板可视区的周边尺寸减少,已经成为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像素阵列和多条连接线。像素阵列包括多条驱动线,多条连接线一端连接驱动电路,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多条驱动线。所述驱动线可以是扫描线,也可以是数据线。
上述结构中,所述多条连接线均形成在同一金属层上,因此,现有技术减小液晶显示面板可视区周边尺寸是通过缩小连接线之间的距离来实现。但是,上述方式中,相邻两条连接线相当于电容的两极板,相邻两条连接线之间的介质相当于位于两极板之间的绝缘介质,因此,采用缩小连接线之间的距离的方式不仅会产生电容耦合现象,而且,使得工艺难度增加,再者,连接线的线宽减小而增大连接线的电阻值。
请参阅图1,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另外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连接线3采用Double layer的方式来达到减小液晶显示面板可视区周边尺寸的目的,该方式是位于像素阵列一侧的任意相邻两条连接线由不同的金属层构成,如图1所示,第N条连接线3N’由第一金属层形成,第N-2条连接线3N-2’由第二金属层形成,第N-4条连接线3N-4’由第一金属层形成,第N-6条连接线3N-6’由第二金属层形成,以此类推,该种方式虽然能够避免电容耦合的现象,但是,相邻的连接线3’在不同的金属层上采用不同的制造工艺形成,所以,相邻的连接线存在电阻差异,这样,液晶显示面板存在闪烁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液晶显示面板闪烁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像素阵列和多条连接线,所述像素阵列包括多条驱动线,所述连接线至少由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构成,所述连接线一端连接驱动电路,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多条驱动线,所述多条连接线中至少部分连接线的一段由第一金属层构成,另一段由第二金属层构成。
可选地,所述至少部分连接线分别位于像素阵列的两侧,位于像素阵列一侧的任意相邻两条连接线中,一条连接线由第一金属层构成的一段与另一条连接线由第二金属层构成的一段层叠设置,该条连接线由第二金属层构成的一段与另一条连接线由第一金属层构成的一段层叠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叠层设置,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该绝缘层上形成有过孔,所述连接线的一段和另一段通过所述过孔连接。
可选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栅极钝化层、源漏极钝化层和氧化铟锡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形成于栅极钝化层的第一表面,所述源漏极钝化层和第二金属层形成于栅极钝化层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源漏极钝化层覆盖所述第二金属层,一第一过孔贯穿栅极钝化层和源漏极钝化层至第一金属层表面,一第二过孔贯穿源漏极钝化层至第二金属层表面;氧化铟锡金属层覆盖源漏极钝化层,并填充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而连接所述连接线的一段和另一段。
可选地,所述至少部分连接线分别位于像素阵列的两侧,位于像素阵列一侧的任意相邻两条连接线中,一条连接线由第一金属层构成的一段与驱动线连接,另一条连接线由第二金属层构成的一段与驱动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至少部分连接线是指连接像素阵列中设置于所述远离驱动电路的一端至像素阵列的中点之间的多条驱动线的连接线。
可选地,所述驱动线是扫描线和/或数据线。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像素阵列和多条连接线,所述像素阵列包括多条驱动线,所述多条连接线至少由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构成,所述连接线一端连接驱动电路,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多条驱动线,至少部分连接线中,相邻的两条连接线中一条连接线包括连接驱动线和驱动电路之间第一金属层部分,和并联于第一金属层部分中一段的第二金属层部分,另一条连接线包括连接驱动线和驱动电路之间第二金属层构成部分,和并联于第二金属层部分中一段的第一金属层部分。
可选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绝缘层,该绝缘层上设置有连接一所述连接线中第一金属层部分和第二金属层部分的过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18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