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尼率逐渐递增的阻尼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8086.9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1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唐善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善培 |
主分类号: | F16F9/34 | 分类号: | F16F9/34;F16F9/48;F16F9/3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25 | 代理人: | 李宪宾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逐渐 递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率逐渐递增的阻尼器。
背景技术:
阻尼器是通过外力推动活塞移动,使腔室内部的液体经阻尼流道从活塞一侧的腔室流至另一侧的腔室,同时通过控制流量,从而产生抵抗阻力,达到抑制设备周期性载荷和冲击载荷影响。
衡量阻尼器阻尼效果的大小是阻尼率,阻尼流道截面面积越小,阻尼率越大,现有部分门铰用阻尼器的阻尼流道是加工在活塞上,但该阻尼流道截面面积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其阻尼率是不变的,产生阻尼时,施予活塞杆的作用力越大,流经阻尼流道的液压油流量越大,活塞运动的加速度就越大,在设定的行程内,若作用力达到一定值时,由于活塞运动过快,产生的阻尼不足,导致撞击的发生,使阻尼器失去缓冲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阻尼率逐渐递增的阻尼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阻尼率逐渐递增的阻尼器,包括有缸体、活塞、活塞杆和密封端盖,活塞置于缸体的内部腔室内,活塞杆与活塞连接,并从缸体的开口端引出,在该开口端设置密封端盖,在缸体的内壁上加工有轴向的阻尼流道,所述的阻尼流道的横截面积沿长度方向逐渐减少。
在缸体内部腔室朝开口端的一侧设有滑动密封圈,该滑动密封圈与密封端盖之间设有弹性元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把阻尼流道设计成横截面积沿长度方向逐渐减少,可使阻尼器产生阻尼,活塞从阻尼流道横截面积较大的一端滑向横截面积较小的一端时,阻尼率逐渐增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压入式阻尼器活塞杆拉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压入式阻尼器活塞杆压入产生阻尼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压入式阻尼器缸体的纵向剖视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压入式阻尼器缸体的横向剖视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拉出式阻尼器活塞杆压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拉出式阻尼器活塞杆拉出产生阻尼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
本实施例的阻尼器为压入式门铰链阻尼器,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它包括有缸体1、活塞2、活塞杆3和密封端盖4,活塞2置于缸体1的内部腔室11内,活塞杆3与活塞2连接,并从缸体1的开口端引出,在该开口端设置密封端盖4,在缸体1的内壁上加工有轴向的阻尼流道5,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阻尼流道5的横截面积沿活塞杆3压入方向逐渐减少,从而实现阻尼器的阻尼率逐渐提高,只要阻尼流道横截面积较小一端51足够小,在阻尼器的承受范围内,受冲击转动关闭的门扇在阻尼器内部活塞2运行至阻尼流道横截面积较小一侧51时,其冲击能量都会被完全吸收,避免发生撞击,在缸体内部腔室11朝开口端的一侧设有滑动密封圈6,该滑动密封圈6与密封端盖4之间设有复位弹簧7,当活塞杆3压进缸体内部腔室11内时,由于活塞杆3的压进而迫使液压油推动滑动密封圈6朝内部腔室开口端方向滑动,并压缩复位弹簧7,当活塞杆3拉出内部腔室11时,复位弹簧7推动滑动密封圈6复位,从而防止内壁腔室11出现真空,避免阻尼器工作时出现跳动现象,影响活塞杆3运动的平稳性。
另外本阻尼器也可以设计成拉出式阻尼器,即拉出时产生阻尼效果,其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与上述压入式阻尼器的区别是:阻尼流道5的横截面积沿活塞杆3压入方向逐渐增大,其余结构一样。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善培,未经唐善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80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