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灭火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0749.2 | 申请日: | 2010-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9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民;刘卫国;钱国强;吴成明;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07 | 分类号: | A62C3/07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蔡正保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灭火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辅助灭火器灭火用的装置,特别是涉及适用于汽车上的灭火辅助装置,属于汽车灭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统计,我国一年发生汽车自燃现象达上万例,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汽车自燃主要发生在发动机舱内,引起自燃的主要因素是安装在发动机舱内的蓄电池、保险丝盒和发动机舱隔音垫等易燃装置,而发动机舱灭火非常困难,主要由于:1、发动机舱着火后,温度瞬间达到100摄氏度,手部接触后就会引起严重烫伤;2、就算打开发动机的舱盖,也会加快空气对流,增加发动机舱内的氧气含量,导致火越着越大。因此在实际灭火时,灭火人员只能拿着灭火器对准发动机舱盖的冒烟部位狂喷,结果采用多个灭火器都不起作用。对此情况消防部门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但效果甚微,使车主损失惨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不打开发动机舱盖的情况下能够辅助灭火器有效灭火的汽车灭火辅助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灭火辅助装置,设置于汽车发动机舱内,其特征在于,本辅助装置包括一根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的耐温主管,所述耐温主管的出口端连接有若干根与其相通的耐温支管,且在各耐温支管的外端分别连接有喷头,所述的耐温主管和耐温支管均位于汽车发动机舱内,所述耐温主管的进口端伸出车身。
本汽车灭火辅助装置可与大多数灭火器配合使用,最常用的是以二氧化碳为灭火剂的灭火器,当然也可采用泡沫、干粉、卤代烷、酸碱、清水等灭火剂。在安装本汽车灭火辅助装置时,可使耐温主管的进口端固定在车身上不影响外观的地方,并使进口端朝向车外,把耐温主管的出口端引到发动机舱内,再在其出口端连接多根耐温支管,各耐温支管的外端分别安装喷头,将各喷头设置在发动机舱内易着火的地方,如保险盒、蓄电池附近和前围板隔音垫处;当发动机舱发生着火时,先将灭火器的喷嘴对准耐温主管的进口端,再启动灭火器,使灭火剂依次通过耐温主管、耐温支管和喷头喷射到发动机舱内各个易着火点处,从而达到在不打开发动机舱盖的情况下,将有限的灭火剂释放到最小的空间内,发挥最大灭火作用,达到安全灭火的目的。
在上述的汽车灭火辅助装置中,本辅助装置还包括能够固定于汽车发动机舱内的若干个支座,所述的耐温主管和耐温支管装于上述的支座上。通过支座来支撑固定耐温主管和耐温支管,使它们的位置稳定,不易因车身的振动而发生移动,有利于提高喷头的有效喷射率,还有利于耐温主管和耐温支管铺设有序,防止影响其它零部件的安装。
在上述的汽车灭火辅助装置中,所述耐温主管的进口端设于汽车的进气格栅上。这种结构便于将耐温主管笔直地引到发动机舱内,防止因耐温主管弯曲而影响灭火剂的流动,使灭火剂流动顺畅并快速进入耐温支管内,此外,将耐温主管的进口端设置在进气格栅处不会影响车身外观。
在上述的汽车灭火辅助装置中,所述耐温主管的进口端固设有与其相通并呈喇叭状的导套。导套的容腔大小应与灭火器喷嘴的外形尺寸相仿,将导套制成喇叭状,有利于将喷嘴快速插入到导套内。
在上述的汽车灭火辅助装置中,所述导套的入口处设有防尘盖。导套一般设于车身外,因此很容易使灰尘进入,设置防尘盖后,可将大部分灰尘阻挡在防尘盖外,防止连接在耐温支管外端的喷头被堵塞。
在上述的汽车灭火辅助装置中,所述的耐温主管通过一分流接头与各耐温支管相连接。通过分流接头使得由耐温主管出来的主流分出多条支流,用于喷射多个地方,实用性强,还能提高喷射压力,加强喷射效果。
在上述的汽车灭火辅助装置中,所述喷头的外端面为喷射面,在该喷射面上开有若干个喷射孔。设置多个喷射孔后,有利于提高喷射压力,从而提高喷射效果。
在上述的汽车灭火辅助装置中,所述的喷射面呈球面形。将喷射面制成球面形,使得喷洒的面积大。
在上述的汽车灭火辅助装置中,所述的耐温主管和耐温支管分别由陶瓷材料或者不锈钢材料制成。当然也可采用聚四氟乙烯、硅橡胶、聚苯脂、聚酰亚胺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灭火辅助装置通过一根耐温主管和与其相连的若干根耐温支管布置在发动机舱内各个易着火处,耐温主管的进口端伸出车身,从而当发动机舱内发生自燃时,将灭火器的喷嘴对准耐温主管的进口端,使灭火剂在不打开发动机舱盖的情况下就能引到发动机舱内,并使灭火剂及时释放到最小空间内,发挥最大灭火作用,由于操作时,灭火人员不会接触到发动机舱的任何零件,因此可避免烫伤,达到安全灭火目的;并且本辅助装置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实用性非常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灭火辅助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07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