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桃果实保鲜方法、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0440.3 | 申请日: | 201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6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友升;郭晓敏;王贵禧;李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7/154 | 分类号: | A23B7/154;A23B7/00;A23B7/144;A23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实 保鲜 方法 保鲜剂 及其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果保鲜剂,以及用于该保鲜方法的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桃果实的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桃果实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欢。但由于桃果实在夏季高温时节成熟,采后常温贮藏和运输,桃果实极易软化、腐烂变质,使鲜果供应期大大缩短,一般只有3-5天,影响市场销售。低温贮藏是桃果实最有效地保鲜措施,但不适宜的低温容易导致冷害,出现不正常软化、褐变和风味变淡等问题,桃果实产生冷害的温度范围为2.2-7.6℃,其中5℃为冷害产生的最适温度。本发明针对桃果实采后易出现果实软化、腐烂的特点,提供能够延缓果实硬度下降、控制腐烂的保鲜剂及其保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桃果实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保鲜剂的桃果实保鲜方法。
用于桃果实保鲜的保鲜剂含有:槟榔11.2-27.4g、优选17.4g;丁香7.6-12.6g、优选8.5g;肉桂21.3-27.4g、优选25.7g;绿茶32.6-51.8g、优选42.9g;厚朴18.5-35.3g、优选22.9g;赤芍18.5-27.6g、优选21.5g;生百部11.6-21.8g、优选20.6g;氯化钙10-20g、优选15g;水杨酸1-2g、优选1.5g。
该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植物源提取物的原料按槟榔17.4g、丁香8.5g、肉桂25.7g、绿茶42.9g、厚朴22.9g、赤芍21.5g、生百部20.6g组方;以上述组方10倍量的70%乙醇在摇床中提取,摇床转速为每分钟150转,提取温度为55℃,提取3次,每次提取60分钟;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浓缩温度为60℃,然后真空干燥至干浸膏,干燥温度65℃,压力0.075Mpa,粉碎成细粉;然后加入氯化钙15g、水杨酸1.5g,混匀,加蒸馏水至总体积1000毫升,用均质机均质,均质速度为每分钟12000转,均质时间为2分钟,均质温度为80℃。
使用上述保鲜剂的桃果实保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水果保鲜处理:采摘七成熟的桃果实,用所述保鲜剂浸泡桃果实5min,晾干,所有果实需带果柄采摘;
(2)使用浓度为5ppm的1-甲基环丙烯以及0.3%乙醇对上述保鲜处理后的桃果实进行熏蒸处理,熏蒸处理的环境温度为8-10℃,熏蒸处理的时间为24h;
(3)果实冷藏:桃果实冷藏温度为-1-0℃;
(4)货架期处理:冷藏的桃果实出库后,进行低温货架期保存,货架期温度为8-10℃。
采用上述方法及保鲜剂,在低温下贮藏35天出库,然后在随后9天的货架期中好果率保持在85%以上,而且果实能够正常软化,果实风味很好,没有褐变发生。本发明所涉及的桃果实保鲜剂中,槟榔、生百部、丁香、厚朴、肉桂和绿茶醇提取物一方面对桃果实的褐腐病与软腐病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有效防止桃果实的腐败;同时还作为抗氧化组分,可有效延缓桃果实因有机物氧化而导致的衰老或冷害的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按以下步骤制备桃果实保鲜剂:植物源提取物的原料按槟榔17.4g、丁香8.5g、肉桂25.7g、绿茶42.9g、厚朴22.9g、赤芍21.5g、生百部20.6g组方;以上述组方10倍量的70%乙醇在摇床中提取,摇床转速为每分钟150转,提取温度为55℃,提取3次,每次提取60分钟;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浓缩温度为60℃,然后真空干燥至干浸膏,干燥温度65℃,压力0.075Mpa,粉碎成细粉;然后加入氯化钙15g、水杨酸1.5g,混匀,加蒸馏水至总体积1000毫升,用均质机均质,均质速度为每分钟12000转,均质时间为2分钟,均质温度为80℃。
采摘七成熟的桃果实,用上述保鲜剂浸泡桃果实5min,晾干,所有果实需带果柄采摘;使用浓度为5ppm的1-甲基环丙烯以及0.3%的乙醇对上述保鲜处理后的桃果实进行熏蒸处理,熏蒸处理的环境温度为8-10℃,熏蒸处理的时间为24h;果实冷藏:桃果实冷藏温度为-1-0℃;货架期处理:冷藏的桃果实出库后,进行低温货架期保存,货架期温度为8-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未经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04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袋泡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菜田复合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