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棉藕丝混纺纱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0200.3 | 申请日: | 201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7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刚;徐兆梅;孙日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藕丝 混纺纱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纤维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棉藕丝混纺加工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藕丝纤维是我国继大豆蛋白纤维、竹纤维后,又一种自主开发的新型纤维。其纤维是从荷花的茎秆中经过河水浸渍、洗晒、脱胶等工艺处理后而制成。其制作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经过处理后的藕丝色泽为浅棕色,长度30mm~50mm,手感较硬。
藕丝纤维不但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防臭、透气和抗霉杀菌功能,而且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由于藕丝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制成的织物具有布面粗犷、朴素、自然的风格,与我国独特的手工织物风格相似,是制作衬衫、T恤的理想面料,而且织物在经过雾化处理后,织物表面能释放出一种独特的自然清香气味,并且气味能持久释放。
棉藕丝混纺产品不仅迎合了人们追求自然、环保的需求,而且满足了人们日益追求的舒适性和保健性的需求。同时,由于织物的独特风格,具有非常独特的服用性能,市场潜力很大。因此,棉藕丝混纺纱一经推入市场,即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但由于藕丝纤维粗、刚性大、可纺性能差,存在不易加工的缺点。而且藕丝单独成卷及梳棉成条均较为困难。这些情况都制约了藕丝纤维的加工和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棉藕丝混纺纱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棉藕丝混纺纱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清花工序:将藕丝纤维和棉纤维依次采用A002型抓包机、A006B型自动混棉机、A036C型开棉机、A092型给棉机和A076C型成卷机处理,
其中,清花工序的A036C型开棉机、A092型给棉机和A076C型成卷机的打手速度应降低到最低档。
(2).梳棉工序:采用FA201型梳棉机,弦长为200mm的小漏底,增强对纤维的托持作用,除尘刀采用平刀,以增强对藕丝纤维的托持作用,降低落棉,同时适当降低刺辊速度,锡林、道夫的速度也应相应降低,以减少对纤维的损伤;
(3).并条工序:FA311型并条机采用顺牵伸型式为三上三下双区牵伸,后牵伸倍数头道适当放大,在二道、三道并条上采用集中前区牵伸,以降低棉条中弯钩纤维的含量,从而降低成纱中的棉结,改善成纱条干质量;
(4).粗纱工序:选用FA423型粗纱机,采用四上四下双区牵伸,重加压、紧控制的工艺原则,在保证粗纱不出硬头的情况下,尽量加大捻系数,以保证粗纱条干;
(5).细纱工序:细纱采用FA507A机型V型牵伸形式,气动加压减少锭间差异,采用弹性尼龙上销,后区牵伸1.2倍,车速偏低40%,其钢丝圈型号比纺纯棉时大1~2号,捻系数比纺纯棉高20%,以利于对纱条的控制,以保证成纱条干的质量。
粗纱、细纱工序采用紧隔距、重加压,以利于改善条干质量,同时车速采用低速(比纺棉低20%)。
由于藕丝纤维粗、刚性大、可纺性差,投料前必须对藕丝进行预处理使其软化,以提高其可纺性。在所述的步骤(1)清花工序前的预处理方法是:用配置的处理液,按照原料重量的5%~7%喷洒,尽量喷洒均匀;喷洒完毕后,堆放,并用塑料薄膜覆盖48小时后再投入使用。所述的处理液为煤油、植物油、抗静电剂和水按照1∶2∶1∶6的比例配置。
由于藕丝单独成卷梳棉成条均较困难,所以采取棉包混合,使其便于成卷。棉包混合时适当加大藕丝的比例,比正常高5.5%,以便准确控制的混纺比。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棉与藕丝混纺产品技术含量高,生产难度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得到了混纺的棉/藕丝混纺产品,测试结果显示具有较好的单纱断裂强度和条干CV%等指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用于混纺的藕丝纤维与棉纤维的物理指标如表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罗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0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形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传感器失效处理的冰箱控制系统